深山藏古寺-《蛮荒演义录》

深山藏古寺(第1页)

深山藏古寺

叠嶂翠影云雾浓,

悬崖飞下万丈虹。

石阶蜿蜒深处尽,

叟僧提水步从容

这首诗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层叠的嶂峦、翠绿的树影在浓厚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万丈(夸张手法)高的瀑布从高山上如彩虹飞流而下发出轰隆的声响,在瀑布落下的水旁边,一条蜿蜒的石阶一直延伸到山深处消失不见,一位老僧人提着水从容地在蜿蜒的石阶上向深山走去……

从艺术角度赏析,此诗具有以下特点:

意境深远:通过“叠嶂翠影云雾浓”

“悬崖飞下万丈虹”

等句,营造出了幽静、深远且充满动态感的深山景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借瀑布的高大突出了周围环境的广阔与深邃,进一步衬托出“深山藏古寺”

中的古寺隐藏之“深”

含蓄表达:整首诗没有直接描写古寺,而是通过“叟(叟:是对老年男人的雅称,敬称,在这里是对老和尚的敬称)僧提水步从容”

这一细节,侧面暗示了古寺的存在,体现了“藏”

的意境。

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达到了“不写寺而寺自在其中”

的效果,引发读者对古寺的位置、模样及其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的联想。

以小见大:以一个挑水的老僧人,来表现深山之中隐藏的古寺,以细微之处见宏大主题,更具艺术感染力,也更能体现出古寺的幽静和神秘。

动静结合:诗中有静态的描写,如“叠嶂翠影”

“石阶蜿蜒”

;也有动态的刻画,如“云雾浓”

的飘动、瀑布如“飞下万丈虹”

以及“叟僧提水”

的动作。

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这种艺术手法类似于宋徽宗赵佶“深山藏古寺”

的绘画考题。

有些画家直接画出古庙,或只露出庙的一角等,虽有“藏”

的意图,但相对较为直接。

而高明的画家可能只画了一位挑水的和尚,便将古寺“藏”

于画面之外,却又能让人通过和尚联想到深山中的古寺,达到含蓄深邃、引人遐想的境界。

这种手法强调意境的营造和给观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含蓄、内敛的审美特点。

此诗虽简短,却能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富有意境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其艺术价值在于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含蓄的表达,生动地诠释了“深山藏古寺”

的主题。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