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双生子的诅咒-《汉月双娇》

第1章 双生子的诅咒(第2页)

春陀将新沏的茶摆在龙案上,小步挪退在刘彻身后,不再多语。

皇后寝殿内依旧笼罩着一片混乱,陈皇后的痛苦愈发剧烈,她的呼吸急促而无力。

楚嬷嬷立刻跪在她身边,小心翼翼地端起参汤,温柔地说道:“皇后娘娘,喝口参汤补补气,您要多使些力气才行。”

陈皇后虚弱地点点头,勉强喝下几口参汤。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痛苦达到极限,伴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皇后失去了知觉,昏倒在床榻上。

就在这时,婴儿的哭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一位侍医上前为皇后诊脉后,舒了一口气,对楚嬷嬷说道:“无大碍,皇后娘娘只是力竭昏睡,我马上去准备些温补的药材。”

宫人们听闻皇后无恙,顿时如释重负,小声欢呼:“生了!

是位小公主,母女平安!”

然而,楚嬷嬷的笑容还未完全展开,便察觉到产婆的神色异常。

她迅速走到产婆身旁,低声问道:“有何不妥?”

产婆抖着声音回答:“好像……还有一个……娘娘腹中还未清空!”

楚嬷嬷心头一紧,但脸上依旧镇定,她快速吩咐道:“不要声张,先回皇后身边待命。”

随后,她悄悄召来近侍果儿,低声指示:“去把侍医们遣回,只留下张侍医,不要让任何人察觉。”

待侍医和仆人们退下后,寝殿内重归寂静,楚嬷嬷看了一眼留下的张侍医示意他进内,随后将门窗都合上。

长信宫第二日清晨,长信宫内一片安宁。

窦太皇太后端坐在宽大的梳妆镜前,时光虽无情地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但她依旧散发着庄严与威仪。

银白的发丝在晨曦中闪烁,似乎映照着她的从容与威严。

身旁的老嬷嬷拿着一把精致的象牙梳,手法娴熟,轻柔地梳理着太皇太后那己经花白的长发。

窦太皇太后双目紧闭,面容沉静,仿佛在进行着深思。

殿内的宫人们默不作声,井然有序地各司其职,仿佛与整个宫殿的安宁融为一体。

她们中,有人小心翼翼地为太皇太后插上金光闪闪的发饰,有人轻手轻脚地布置早膳,一切静谧有序,毫无声响。

这时,一名小婢女匆匆跑进宫殿,却被门口的大太监抬手无声拦下。

宫殿内的安静随即恢复,老嬷嬷继续梳理着太皇太后的长发,仿佛方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其他宫人依然默契地配合,静谧之中无需任何言语。

片刻后,窦太皇太后的发髻被高高挽起,显得庄严肃穆。

她缓缓睁开双眼,虽然目光己显得浑浊,早己失去了往昔的神采,但她的气势依旧不可忽视。

老嬷嬷立刻走上前,扶住她的手臂,小心翼翼地引领她向餐桌走去。

她坐下后,拿起筷子,面朝殿外,声音平静而冷漠:“说吧……”

小婢女连忙上前,跪在太皇太后面前,声音压得极低,恭敬地回禀:“昨夜,婢女玲儿偶遇陛下,承蒙圣宠,但事后未获封赏。”

窦太皇太后眉头微皱,冷冷瞥了她一眼,旁边的老嬷嬷立刻不屑地啐了一声,轻声道:“没用的东西。”

小婢女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她又继续说道:“一个时辰前,陈皇后诞下长公主,生产过程十分凶险,但母女平安。”

窦太皇太后听闻,神色不变,轻轻放下筷子,咳嗽了一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长公主虽是可喜之事,但公主终究不能继承大统,难以为窦氏带来助力。”

老嬷嬷柔声安慰:“太皇太后不必忧心,此次虽是公主,却是天意。

皇后娘娘年纪尚轻,来日方长,定能诞下皇子。”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