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数字时代的孤独》

第11章(第1页)

价,自己做得好不好,他只是专注于每一块泥土,在雕刻和捏制中找到一种与内心的对话。

慢慢地,李凡的生活开始恢复了色彩。

以前,他每天几乎没有时间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事,而现在,他开始在日常的碎片时间中,去探索那些被他忽略的爱好。

午后,他去公园散步,带着耳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完全不去理会周围发生的事情。

那种原本让他焦虑的孤独感,竟然逐渐变得可亲起来。

孤独不再是他必须要逃避的情感,它变成了他与自己相处、与内心对话的一段时间。

在断开了虚拟社交的关系后,李凡更加主动地去修复与朋友们的真实联系。

他联系了一些曾经因忙碌而疏远的朋友,约他们一起喝茶聊天,去参加聚会。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感觉有些生疏,但渐渐地,他发现,人与人之间那种从容不迫的相处方式,比起虚拟世界的快速互动,带给他更多的温暖。

李凡最喜欢与朋友们在周末一起去逛市场,或者去参加一些本地的展览。

每当他们坐在一起,喝着茶聊着天时,他会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没有虚拟社交中的千篇一律的问候,没有等待回复的焦虑,大家只是彼此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偶尔聊到一些老话题,偶尔说一些无关紧要的笑话。

那一刻,他感受到的是真实的存在,是和朋友们之间那种温暖的共鸣。

他尤其珍惜与小杨的重逢。

小杨是大学时的老朋友,毕业后各自忙于工作和生活,联系渐渐少了。

李凡决定主动联系她,约她见面。

两个人已经有好几年没见面了,刚开始的时候,李凡有些不自在,生怕两人会像陌生人一样沉默无言。

可是,当他们坐下来时,话题突然就展开了。

小杨分享了她最近在做的设计项目,李凡则讲述了自己开始学陶艺的经历。

两人没有通过社交平台的屏幕互动,而是坐在一起,面对面地感受彼此的笑容和眼神交流。

那一刻,李凡突然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应该仅仅依靠一个个小小的消息框和点赞,而是应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眼神的对视以及心与心的真实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