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我用全部家产误买了沙特》

第7章(第1页)

p>

林晓的艺术之路同样不轻松。

随着她的画作在慈善画展后声名大噪,一些所谓的艺术评论家跳了出来,站在所谓“专业”

的制高点,对她的作品指手画脚,批评其风格不够先锋、技法不够成熟,试图打压她的热度。

林晓为此黯然神伤,躲在画室里对着空白画布发呆。

我轻轻敲开画室门,将她揽入怀中,轻声说:“别管他们,你的画里有灵魂,有对生活最真挚的感悟,这是那些玩弄辞藻的评论家永远不懂的。

他们的批评,不过是嫉妒你触动了人心。”

我陪着林晓回到街头巷尾,寻找平凡人生活中的闪光点,将那些人间烟火融入画作。

新系列作品一经推出,大获好评,用实力堵住了评论家的嘴。

公益基金会这边,在与国际组织合作深入后,面临着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难题。

不同国家的志愿者对慈善项目的执行方式有不同理解,在一次为贫困地区修建学校的项目中,欧美志愿者强调个人创意与自主性,非洲当地志愿者则注重集体协作与传统习俗,双方产生激烈冲突,工程进度一度停滞。

我紧急飞赴当地,组织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成长故事、阐述对教育的渴望,让大家明白虽然方式不同,但目的一致。

在互相理解的氛围下,学校顺利竣工,孩子们欢呼雀跃地涌入崭新教室,那一刻,文化的隔阂被爱与希望消融。

为了放松心情,我和林晓踏上了环球艺术之旅。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我们穿梭于古老的街巷,欣赏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杰作,林晓眼中满是痴迷与向往,她在每一幅画前驻足良久,汲取灵感;在印度的恒河边,我们看到苦行僧的虔诚、民众对信仰的执着,感受到生命的另一种坚韧。

一路上,林晓用画笔记录旅途点滴,我则用文字写下内心感悟,回国后,我们共同出版了一本游记画册,所得收益再次捐给公益基金会,引发抢购热潮。

商业上,绿色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引得政府关注,邀请我参与制定行业环保标准。

这既是荣誉,也是重任。

我与专家学者们日夜研讨,平衡各方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