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长安骨》

第23章(第2页)

抬头望去,天边已经露出了一弯金钩,正是上弦月相。

空气里有果实与花朵的味道,甜蜜,馥郁,累累杏子压得树枝沉甸甸的垂落。

这是盛夏的景象,只是齐昭昀从前没有见过的风貌而已。

是如此陌生,又如此独自欢喜,和以往千年万年都没有区别。

齐昭昀知道云霁是这个意思,好的东西始终存在,而人只有一双活着的眼睛才能慢慢去看见。

她是将死之人,没有办法不诀别,齐昭昀却不该同样不听不看,以为不存在。

他毕竟还要活得漫长而用力,怎么能不心存希望?

虽然和师夜光一样,云霁也是十分洞明的人,可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齐昭昀面对这位苍白虚弱的绢纸美人并不觉得抵触,更对她的忠告反复回想,不得不承认她是对的,他得改变。

所以回到宅邸之后,齐昭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表辞婚,说自己不足以与巫烛相配,又将几张纸送到赵朔府上——是一封信,但也可以说是一本书,历述澜江以东的地理人情,风土矿产,甚至还有对刘氏旧朝毫不讳言的分析与阐述。

这几张纸当然说不完所有细情,但齐昭昀之意非常明白:用不着赐婚他也会忠诚于新主。

在赐婚表之中,他也肯定的阐明了自己不愿意成婚的意愿。

赵朔沉吟片刻,很快就在正好在场的心腹面面相觑之中作出决定,婚事就此作罢。

提的本来就不正式,更没有到下旨的地步,只是以幼帝名义提了一句而已,人选是巫烛这件事也是半遮半露的。

其实商王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将女儿嫁给齐昭昀。

但赵氏并没有身为门阀的祖先,即使赵朔本人想说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绝对是当世最有资格说这句话的人,他的女儿将来必定是公主,但以齐氏家格,必然对此事更加避如蛇蝎。

要拉拢一个人的方法有许多,赵朔也知道将来自己的女儿只会越来越珍贵,既然齐昭昀并不愿意,就不必强求。

何况……齐昭昀的那封信已经是所有赵朔想要的东西了。

毫无掩饰的驯服,顺从,精准的投自己所好。

聪明人就是好,永远能明白主上真正想要的东西,而把手段看的轻若无物,如此简单就能和他达成共识。

更妙的是师夜光回报,齐昭昀会在新都扎根,再没有什么事是比笼络一个天下英才更好的了。

赵朔轻而易举打消念头,跟着作为回报的就是正式将大都督之称赐给了齐昭昀。

这本来是个实职,总督全国兵马,举足轻重,但只有这么一个称呼而不开府,显然不是要给齐昭昀凌驾众将之上的兵权,只是个尊称而已。

看来都督之职也是时候从实转虚,和开府仪同三司一样了。

此事传出,就是齐昭昀正了名位,意料之中的事,最为吃惊的人自然不会是齐昭昀,而是顾寰。

他急着将巫烛从祭宫之中接出来的心情是很迫切的,这人人都能明白,不过不是都能理解罢了。

在这乱世之中要真情不要权力,宁肯共贫贱也不想要独富贵的人毕竟少,而顾寰的执念确实鲜少有人能懂。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