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率领水师剿灭海盗,凯旋而归后,乐浪郡上下一片欢腾。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英雄们的归来,对叶凡的敬仰之情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在临海城的港口,战船整齐地排列着,船帆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场胜利的荣耀。
叶凡站在船头,望着岸上欢呼的人群,心中既满是欣慰,也深知这只是漫长征程中的一个小小里程碑。
此时,叶凡麾下的得力将领有周仓、龚都、李猛、赵勇等。
周仓勇猛无比,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其武力让敌军闻风丧胆;龚都心思细腻,擅长排兵布阵,常常能在战斗中出其不意;李猛果敢坚毅,在海战中指挥若定,为水军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赵勇则沉稳可靠,负责镇守后方,保障了根据地的安全与稳定。
叶凡的军队经过精心的招募和训练,已颇具规模。
陆军约有三万人,他们纪律严明,装备精良,经过多次战斗的洗礼,作战经验丰富。
水军也发展到了五千余人,战船百余艘,水手们熟悉水性,精通各种水上作战技巧。
乐浪郡在叶凡的治理下,人口逐渐增长,目前约有二十万之众。
百姓们安居乐业,对叶凡的统治充满信心和感激。
回到府邸后,叶凡立刻召集了众将领和谋士,商讨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谋士李儒首先进言:“主公,此次水师之战,我们虽大获全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战船的数量仍显不足,水手们的作战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们当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水军,巩固我们在沿海地区的统治。”
叶凡微微点头,说道:“李儒之言甚是。
我们不仅要扩充水军的规模,还要加强与沿海各郡县的联系,建立起一个严密的海防体系。
同时,对于内陆地区的局势,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这时,负责情报收集的王猛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主公,据最新情报,中原地区局势愈发混乱。
各地豪强纷纷崛起,相互攻伐,战火纷飞。
而朝廷内部,宦官与权臣之间的斗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皇帝被宦官们牢牢掌控,政令不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叶凡听后,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中原地区的动荡局势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但他凭借着对历史的了解,深知此刻不宜贸然行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这乱世之中,过早地卷入中原纷争,稍有不慎便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决定暂且静观其变,先稳固自己在乐浪郡的根基,积累足够的实力和资源。
“王猛,继续密切关注中原局势的变化,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
叶凡神色凝重地说道。
“是,主公!”
王猛领命退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叶凡开始全力投入到水军的建设以及农业发展之中。
他亲自前往造船厂,与工匠们一同商讨战船的改进方案。
根据海战的实战经验,他们对战船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增加了船身的稳定性和坚固程度,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风浪和敌人的攻击。
同时,在武器装备方面,也进行了升级。
在船头安装了更为锋利的撞角,以便在海战中撞击敌船;船舷两侧则增设了更多的弩炮和投石机,增强了远程攻击能力。
而在农业方面,叶凡深知“民以食为天”
的道理,尤其是在这乱世之中,充足的粮食储备是稳定民心、维持军队战斗力的关键。
他亲自下田视察,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向他们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如合理的灌溉、施肥方法以及轮作制度等,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粮食产量。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