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进德为宦1-《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曾国藩卷》

第4章 进德为宦1(第1页)

曾国藩以为处高位的人往往事事都参与,显示其权威与才能;或

者显示自己的存在,似乎自己无所不能。

其实,越是位于高位,则越应该注

重自己的行为修德,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自身的修行终不可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很少有人能常胜不败,而曾家却凭养德,三世不衰。

一、严谨家风,大德生焉

曾国藩一生成就的形成,全在于以功德为基,与其“耕读之家”

的家风熏染也是不密不可分的。

一个耕读之家,充满了生气,充满了生产能力,充满了孝友精神,此为曾家三世不衰之根本。

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为后来所起。

清嘉庆十六

年(1811年),生于湖南湘乡县荷塘都的白杨坪。

曾家世代务农,

据说远祖来自江西。

初居衡阳,传到曾孟学一代,才搬到湘乡来

住。

那已经是明末清初的事了。

曾孟学以前的世系已不可考,以

后两代,也都默默无闻。

直到曾国藩的曾祖父曾竟希,才有约略

的事迹可寻。

就在曾国藩出生的前三年(嘉庆十三年),曾家才从大界里迁

到白杨坪居住。

那时他曾祖父曾竟希已66岁,父亲曾麟书只

有19岁。

等到曾国藩出生时,曾竟希已年近七十。

老年得见曾

孙,自是欢喜不胜。

曾家人丁本来单薄(曾玉屏生三子:曾麟书

居长,弃农就儒;次子早卒,三子曾骥云,独理家务农事,没有

子息)。

从此曾麟书一房,子孙极为兴旺。

他一共生了五个儿子,

四个女儿。

儿子当中,曾国藩居长,依次是国潢、国华、国荃、国

葆(改名贞干)。

曾国藩自是最受祖父母的疼爱。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