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马蹄-《庄子》

第9章 马蹄(第1页)

鲁有兀[兀:断去一足]者王骀[王骀(tai,二声),虚拟人物],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

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

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仲尼曰:“夫子,圣人也。

丘也直后而未往耳!

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

奚假[奚假:岂止]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王:超过]先生,其与庸亦远矣。

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无假:疑为‘无瑕’之误]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谓也?”

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

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常季曰:“彼为已,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常心:恒常不变之心]。

物何为最之哉?”

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

幸能正生,以正众生。

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

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

彼且择日而登假[择日:指日。

登假:登升,指乘云气而升天],人则从是也。

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译文:

鲁国有个人叫王骀,被人砍掉了一只脚。

他的徒弟和孔子的徒弟人数很接近。

学生常季问孔子,说;“王骀被人砍去了一只脚,但跟他学习的人和先生的弟子各占鲁国的一半。

他对学生站着不加教诲,坐着不发议论,跟他学习的人求见时脑袋空空,却能充实而归。

难道真的不用说话,只是用诚心感化人而不借助形迹的吗?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王骀是一位圣人,连我都不如他啊,我还没有向他请教过呢。

我况且要拜他为师,何况还不如我的人呢!

何止鲁国,我要发动所有的人向他学习。”

常季说:“居然先生的德行都比不上一个断脚的人,普通人更不用说了。

像这样的人,他运用心智有什么特点呢?”

仲尼回答说:“死生也就是大事了,他却不会同死生一样变化;即使天翻地覆,他的精神也不会丧失。

他对万物了如指掌却不随之改变,任凭万物变化却遵循着万物的规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