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你与我快去救来。”
那些小猴领了母亲尊命,不敢有违,随即取了藤,接了索,放下山来,高声叫道:“汉子,你休要害怕哩!
我奉母亲之命,救你上山来。”
李海接着这一根葛藤在手里,心里想道:“上去也是死,不上去也是死,拚着一个死,且上去走一遭来。”
硬着个心,拚着个命,把个葛藤拴在腰里,叫声道:“你上面拽着哩!
只见山上四个小猴儿拽了半日,拽上山来。
李海心里想道:“人将礼乐为先,树将花果为园。
我今日到此,也不知是凶是吉,且把个礼来施他一施。”
好个李海,解下丁葛藤,抖一抖衣袖,对着四个小猴儿一个人唱上一个喏。
那四个小猴儿看见他一个人唱上一个喏,好不快活哩!
即时领他到洞里相见老猴。
李海跟着他轻移三两步,便是洞门前。
李海提着个胆子,走进洞中,双膝跪下,把个眼儿悄悄的瞧着。
原来是一个老猴婆,金睛凹脸,尖嘴索腮,浑身上一片白毛。
那白毛长有五六寸。
正是:
独自深山学六韬,依稀一片白皮毛。
枝头喜共猿奴戏,月下宁同狗党嚎。
冠沐已经轻楚客,拜封犹自重齐髦。
几回颠倒埋儿戏,为道胡孙醉浊醪。
李海也是没奈何,双膝跪着,口里说道:“小人是南朝朱皇帝御前先锋,姓李名海,下海取宝,不幸遭风被难至此,望乞老爷救命,生死不忘。”
那老猴走下座来,双手挽着李海,说道:“请起,请起,你原来是南朝一个将军。
李将军,实不相瞒你说,是我在这里打坐,听知你的啼哭之声,是我算你一算,虽然眼下一惊,日后有条金带之福分,且与我有些夙世姻缘,故此专命小儿接你上山来。
你且权住在此,待等你的宝船取得宝来,必然在此经过,我还送你上了宝船,同回京去,岂不是好?”
这个老猴话儿虽是说得好,其实像貌儿有些跷蹊,李海心上有些害怕。
老猴早已知其中情,说道:“李将军,你不要怕我。
我在此中已经修行了有上千百余年,
全是人身,你不信我,待我穿起衣服来你看着。”
叫声:“小的个,拿衣服来与我穿着。”
只见四个小猴儿蜂拥而来,拿衫儿的递了衫儿,拿罗裙的递了罗裙,拿鬏髻的递了鬏髻,拿钗环的递了钗环,一会儿撮撮弄弄,恰好是一个妇人。
正是个:
翠翘金凤绝尘埃,画就蛾眉对镜台。
携手问郎何处好?绛帷深处玉山颓!
却说老猴变成了一个妇人,又叫声:“小的个,都要穿起衣服来。”
只见四个小猴儿跑出跑进,指东话西,一会儿就是四个齐整小厮。
正是:
紫衣年少俊儿郎,十指纤纤玉笋长。
借问美人何所有?为言赢得内家装。
老猴是个妇人,小猴又是四个小厮,这会儿李海心事才定。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