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十五年的朝堂上,枢机重臣多是当年随武帝南征北战、助武帝夺嫡的老将。
武帝与江怀洲、萧云铮、魏启明更情同手足。
丞相江怀洲,江氏一门三虎,其长子江枞掌大郯铁骑与次女江檩平乱征西,立下赫赫战功,幼子江栩任执金吾,掌北军军营,守长安治安。
而大司马一职,自先大司马萧云铮战死北境后便落进了光禄勋衙署——昔年萧家旧部张伯庸。
其子张思衡任五官中郎将,属现光禄勋萧应忱隶下。
至于萧家永宁军的虎符,则由萧应忱掌管。
宁国公魏启明,任骠骑将军,掌宁国军虎符。
魏启明膝下仅有二女承欢,长兄的幼子提不动斩马刀,三弟的义子终属异姓。
那本该传给魏家儿郎的宁国军虎符,终究要交到魏家女婿手中。
至于魏家双姝,魏纾宛身上始终流着钜鹿魏氏和荥阳郑氏的血,这药王谷带来的百草香,终究盖不过百年世家的檀木熏。
京中传言说的皆是“得魏家次女者得魏家”
。
江栩接过魏纾意手中的瓷杯,突然笑道:“你那位镇守东海的三房阿兄,这半年连平十八路海寇,陛下怕是要赏他个靖海将军了。”
“你认识我阿兄?”
魏纾意不解问道。
今生,这个常年征战的阿兄,她自己都不曾见过。
即便是前世三房举家重返长安,她因不日被萧应忱看中,被接进宸妃宫中教习宫规,与魏舒延这位阿兄交集甚少。
“当然认识。
当年我阿兄在潼关杀出威名时,我也闹着要参军。
那帮纨绔笑我是靠父兄的奶娃娃,我索性南下剿匪证明自己。”
他忽然扯开衣领,锁骨附近的箭疤泛着青紫,“四年前在东海替你阿兄挡了海匪的冷箭,虽立了战功,但也因重伤归京。
姑母哭着求圣上把我拴在京城,这才从中垒令熬成执金吾。”
魏纾意上下打量着江栩,轻笑:“你?剿匪立功?”
“小爷十六岁便出海端了三个匪窝!”
江栩没好气地说道,“你以为我这执金吾的官帽是捡来的?”
响午过后,裴言捧着名册到帐中,躬身递到案前。
江栩接过册子,逐行扫过姓名,确认无误后,微微颔首。
“三十亲卫齐了。”
他屈指弹了弹名册边角,又忽将名册抛给魏纾意,“仔细看好了——往后这些人只听圣旨、军令与你。”
魏纾意指尖轻抚着名册上的每一个名字,忽听得他低笑:“我知你白日里那些荒唐行径是作戏。
你有你的大事要办,我且替你备好刀刃铠甲。
但还请你厚待我的北军弟兄们。”
她合拢名册抵在心口:“我必不负将军所托。”
“时候不早了,待我换了便服,便送你回府。”
魏纾意将名册递给苏木,腕间金铃清脆作响,三十亲卫已在车驾后列阵。
江栩飞身上马,单手控缰,护送魏纾意回府。
青帏马车碾过朱雀街石板路,远远便望见宁国公府的朱雀门。
江栩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时,正瞧见三辆朱轮华盖车架停在阶前,他抱拳向众人见礼的当口,魏纾意已搭着苏木的手背下了车。
“你就是阿嬑吧。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