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上钩的鱼(第2/4 页)
诗很有意思。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取弱,至死不上县。
这个时代,对于百姓而言,不去县里报案,是一种价值千金的智慧。
民不上县,还有谁需要上县呢?
没人需要了。
王秀才王押司,去衙门点卯后,便左右无事。
四处闲逛,茶楼吃了碗茶,便要回自己的小楼,嘴里嘟囔道:
“张兄前几天又得了财,不知这次能分多少。”
张横是个仗义的,当初捞了张兄,张兄起了势,得了财,王秀才王押司才有了第一笔资金。
听说县里新来了个唱曲的,小县的人不好酒宴,这唱曲的活不下去了。
人人都知我王秀才最是仗义疏财,视金如土,人送外号小及时雨。
想到这里,王秀才顿时口舌生津,刚才的茶没白喝。
回到小楼,果然有一婆子和一年轻女子。
王秀才王押司整理了衣衫,平复了心情,这才向小楼走去。
好巧不巧,一汉子拦住了王秀才。
好事被扰,王秀才也不恼,来人自己认识,正是自己捞过的好汉,本来帮着父亲看地的,怎么来找自己了?
莫不是村子出了事?不应该啊,这附近绿林、官人,那个不给我三分薄面?
不过这杜兴额头没汗,面色轻松,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
“杜兄莫急,先来小楼喝碗水。”
杜兴正是王地主派来的人,一路上走的也不算急迫,自是轻松的样子。
“不急不急。”
杜兴看了一眼小楼,这才发现自己搅了王秀才的好事,“唉,都是我,搅了王兄的兴致。”
王秀才一听这话,顿时心放到了肚子里,便带着杜兴,一路向小楼走去。
小楼前的果然是那唱曲的,王秀才给了二人五两银子,二人拜谢后,便离开了。
唱曲的难找营生,生活又多需银两,以后还得找自己,且不急一时。
心里这么想着,王秀才拉着杜兴闲聊一会,这才准备出发。
小楼后院牵了马,两人走官道,一路向王村走去。
路上,王秀才向杜兴打听事情原由。
杜兴讲的兴起,尤其是说起那书生的事,更是唾沫横飞,极有兴致。
他们这些个江湖人,一有机会折辱那些读书人,定是不会放过的。
尤其说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