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春秋战国风云(第2/3 页)
“夫子主张性善论,言人性本善,可这世间不乏恶人行恶之事,又当如何解释?”
孟子目光坚定,回答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之为不善,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放纵,使其丧失了本心之善。”
林宇紧接着问道:“那夫子认为,如何才能保持这份本善之心,又如何让已迷失的人重新找回?”
孟子朗声道:“通过修身养性,寡欲存心。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居仁由义,浩然正气充盈于内,则善性不失。对于迷失者,当以教育感化,以道德引导。”
林宇思索片刻,又道:“夫子倡导仁政,可在这诸侯争霸、弱肉强食的时代,仁政如何得以推行?又如何能迅速强国富民,抵御外侵?”
孟子神色严肃,说道:“仁者无敌。施行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民心归向,国家自然强盛。若只图一时之强,以暴制暴,终不能长久。”
林宇再问:“那仁政具体当如何施行?如何落实到百姓的衣食住行之中?”
孟子耐心答道:“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有恒心。轻徭薄赋,尊老爱幼,设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这场辩论激烈而深入,林宇与孟子你来我往,各抒己见,周围的学子们时而点头赞同,时而陷入沉思。
接着,林宇又遇到了老子。老子骑着青牛,悠然自得。林宇上前拱手道:“老子先生,小子对您的道家思想深感好奇,特来请教。”
老子微笑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无处不在,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方能达到和谐。”
林宇思考片刻,问道:“那在这纷争不断的时代,无为而治如何实现呢?”
老子轻轻捋着胡须道:“不为外物所动,不为欲望所驱,顺应自然之势,不强求,不妄为。”
林宇与老子的辩论同样精彩纷呈,让他对道家思想有了更深的领悟。
林宇在一处山林间偶遇庄子,庄子正逍遥地倚在一棵古树下,闭目养神。
林宇上前恭敬行礼道:“庄夫子,小子林宇,久闻您的道家高论,特来请教。”
庄子缓缓睁开眼睛,眼中透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明,说道:“但说无妨。”
林宇道:“夫子言‘逍遥游’,追求绝对的自由,可在这世间,人总要受各种规矩、责任所束缚,又如何能达至真正的逍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