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章(第1/3 页)
自己的细节,中到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大到人生的道路要怎样选择……没有经验,没有经历,没有思考过,没有把握……
还记得我刚刚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去政务大厅办手续,因为叫一个年龄不大的女子「阿姨」,被她好一顿训斥(我的错),那时候确实是不知道无论对方40还是50岁,一律叫姐是更好的选择……
于是就会频频受挫。受挫的感觉很难受,没有人喜欢受挫,所以干脆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减少与外部的接触,呆在自己的小小精神空间里,这也就是所谓的自闭了。
这时候,如果父母或者有其他有经验的人能考虑到这些少年的痛苦之处,能够多体谅、不嘲讽,一点一点耐心教授,慢慢让他们锻炼出来,是会帮助少年们度过这段「能力很差」的灰暗时光的。
可惜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运气,他们面对的,往往就是「读书读傻了,书生无用,你到底能干了啥,怎么这也不会……」的评价和嘲讽。这种负面的评价和嘲讽会严重打击一个人的自信,于是很多人这时候就变得更加脆弱和自我怀疑。
3、为什么会纠结和停滞?为什么行动能力弱?
知道了问题在于锻炼不足、能力不足,那么只要敢于实践、敢于锻炼,就能不断提高能力,那自然慢慢就可以走出困境。
但是很多人到了这儿又面临很严重的困难,让自己难以走出敢于锻炼、提高能力这一步,反而是陷入纠结和停滞,难以决断和行动。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性是厌恶痛苦的,很多人很难度过「低反馈」的痛苦阶段。
而且,学生时代越成功的人,往往也建立了很高的自尊,背负了一定的形象包袱,越发无法接受短期内「失败者」的形象和感受。
也就是说,本来人性中就是逃避痛苦的,能力弱的时候很难得到积极的反馈,本来就有逃避困难的倾向,加上少年时代得到的积极反馈较多,对负面反馈的耐受性更差。
这也是很多年少时读书差的所谓「坏学生」在社会中经常做出一些成绩的原因。
他们没有所谓的成功者包袱,对负面反馈的耐受性很强,反而通过不断的锻炼和实践,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到这里,我们其实已经能较为深刻地认识到,其实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逻辑:
「社会见识少、经验少、锻炼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负面反馈多且包袱重——逃避倾向,行动力弱——社会见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