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同门决裂裂土称帝(第1/7 页)
科举要义。
是帝王心术之一。
作为文武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也是懂的。
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杨一清听。
这代表了看重。
当然。
这牵扯到一份过往。
杨一清少年时,就有神童之美誉,十四岁便参加乡试,且被推荐为翰林秀才。
当年,成化帝尚在,闻听其名后,特命内阁选派老师教他。
而那个老师名为黎淳。
那年。
在黎淳门下读书者共有三人。
李东阳、刘大夏,和杨一清。
只不过。
黎师是代帝教徒。
与杨一清虽有师徒之实,却无师徒之名。
但是,对杨一清这位事实上的小师弟,李首辅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在知晓杨一清为刘大夏及其妻儿收尸时,李首辅的喜爱又平添了几分。
这就是那日在御前荐选吏部尚书的引子。
觉得是个仁义的人。
但在看到杨一清尚书的呈文时,李首辅深感失望。
尽管呈文没有特别针对谁,但李首辅自己,就是翰林官员晋升的典型人物。
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此后三十年里,均在翰林院任职,历编修、侍讲、侍讲学士、学士等职。
弘治七年,擢礼部右侍郎,知制诰。
弘治八年,以礼部左侍郎入阁参与机务。
弘治十一年,任礼部尚书。
弘治十六年,任户部尚书。
弘治十八年,任内阁首辅。
堪称翰林官员晋升的典范。
呈文中。
杨一清严厉批判了翰林官员的无能,或许是无意,但也难免刺痛了李首辅。
在朝廷中。
李首辅就以好谋为名。
许多朝官在背后,骂首辅无断,不少御史言官,更是当廷指责首辅犹豫之性,难堪大位。
所以。
平日里,内阁诸多机要政务、军国大事,刘次辅决断的次数,远在李首辅之上。
今内阁阁老,彼此为友。
李首辅大多一笑而过,可许是听得风言风语次数多了,或多或少心有耿耿。
今日。
被同门小师弟这番指桑骂槐之下,到底是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