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6 页)
他看到了韩国的希望,但这个希望破灭的太快,在他还没有真正找到挽救韩国的方法时,韩国就已经被灭了。
被灭的方式极度可笑,除了当年燕国百姓自己带来齐国的军队摧毁自己的国家这件事情之外,韩国的灭亡无疑是最富戏剧性的,举国上下,二十万大军,战死者甚至不足一万,上至韩王,下到普通士卒,竟然都选择了投向,以一种最屈辱的方式被覆灭了社稷。
他看到了希望,并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了,可是回首间,却发现那个让自己未知奋斗的国家却没了。
这件事情对韩非的打击之大,让他一度都对这个世界绝望了,那是国破家亡的伤感,同样也是理想破灭的绝望。
还在韩非最终还是恢复过来了,他的智慧很快在一件事情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同于韩宇,当韩宇看到了一丝复国的希望时,根本不顾其中的成算与凶险,孤注一掷,最后落得一个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连带着还连累了他的生母。
韩非的智慧就在于,无论面对什么情况,他都可以找到一种最合适最有用的方法去应对,
在韩国已经被覆灭的情况下,他想到的不是如他四个韩宇那般去复国,而是想要试着去了解秦国。
想要打败敌人,在壮大自己的同时,对敌人的了解同样重要,所谓知彼知己正是如此。
当荀况得到秦王的手书时,韩非就已经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回到新郑,去观察秦国,去研究秦国,为了能够从中找到打败秦国的方法。
“老师,听闻不久之前新郑的一场动乱使得新郑内的贵族是不存疑,更有许多地方在战火之中化为了废墟,可是现在的新郑看起来,不像是才刚刚经历了战火的样子。”与韩非同行的一位少年对身前的一位老者问道。
“这就是秦王的手段,这次叛乱看似杀的血流成河,但死的是什么人,却被秦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带着两个弟子提前来到新郑的荀况看着并不比繁华依旧的新郑,也是大感错愕。
这是一座不久之前才被秦国攻下的城池吗?是秦王的手段太过高明,还是韩人太过健忘了?
作为当今儒家唯一的一位宗师,荀况的学问自然不必多说,对于世情的了解更是非常人所及。他很清楚,攻陷一座城池不难,如何攻陷人心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那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任务,数百年形成的仇恨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抹平,这是此时荀况却对这个大量二字产生了怀疑。
真的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