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3/6 页)
有这么一个对手,想来会什么有趣。
“仲夫认为燕国的这场大变还有多长时间才会发生?”嬴政对正在翻阅被自己整理出的燕国情报的吕不韦问道。
“依照这些情报从燕国传回咸阳所消耗的时间来说,此时的蓟城应该已经乱了,只不过,不知道燕王喜父子中最后的胜利者会是谁?”吕不韦放下竹简后拱手说道。
“胜利者只会是燕丹。”嬴政以肯定的语气告诉了吕不韦答案。
“若燕丹获胜,那么,我秦国以后的邦交就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了,燕丹此人,素有大志,他这三年来的表现更是与之先前判若两人,绝不似燕王喜那般可为我秦国所用,日后对于赵国的战争中,燕国是否还是盟友就未可知了。”吕不韦回道。
他自然不会质疑嬴政的判断,三年的时间已经足以证明,嬴政所说的之言绝不是信口开河。
“不是盟友,但暂时也不会成为敌人。”嬴政说道。
“大王何出此言?”对于嬴政的第一个判断,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去相信,但涉及到弟哥哥问题,他就不得不询问其中的原因了。
对于这种足以左右未来秦国邦交大政的事情,虽然这样问可能有些冒犯,但也不能因为如此,而不加询问,万一出错了,对于秦国的影响是在太大,那时的代价远远超过所谓的冒犯。
“因为燕丹走的每一步不是孤教他的,就是孤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结果。”嬴政无任何隐瞒道。
有些事情虽然需要保密,但也要分人,在没有王权与相权的冲突时,吕不韦依旧是嬴政必不可少的助理。
也正是因为文有吕不韦,武有蒙骜,嬴政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不用担心秦国内部出现什么难以控制的变动。
“还请大王明示。”吕不韦问道。
早已将人情世故的学问修炼到大成的吕不韦如何能够听不出嬴政话中准备将一切都告知的意向。
“燕丹是一把剑,有了他在燕国掌权,必会对燕国进行改革,而由他所引起的变动,最终只会对我秦国有利。”嬴政解释道。
“大王是说,燕国这样的国家,出现任何的变革都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反噬,而燕国之乱,就是我秦国的机会。”吕不韦恍然道。
“仲夫所言不差,燕赵的关系虽然也算的上是世仇了,且在对赵国的战争中,燕国也却是经常站在去我秦国一边,但这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赵国可以败,但不能亡,一旦赵国有覆灭的危险,燕国岂会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