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皇继位(第3/4 页)
丰并没有向父母期待的地方发展,从小就喜欢做一些鸡鸣狗盗的事情,长大之后更是游手好闲。
不出所料,终是因此违反了秦国的法令,在一次服徭役的过程中逃走了,虽然相对于兵役,服徭役逃走并不算是死罪,但也牵连了家庭,导致家人皆被监视看管,生活也愈加困苦。
多年未归,回到家门前时,破败的房屋让季丰差点难以辨认,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响了自家那早已摇晃的木门。
过了一会,伴随着吱呀声,木门被打开,一个苍老的身影出现在门后,看着眼前几乎苍老了十多岁的老父亲,季丰再也忍耐不住眼中的泪水。
“爹!”
见到眼前的不屑子,老父亲的脸色突然变得冷冽,右手高高抬起,而季丰也下意识的闭上了眼睛,等着来自老父亲的怒火。
最终,那只满是老茧的手掌只是轻轻的落在季丰的脸庞,似乎在感受这几年中儿子的变化。
“哎,快进来吧,还嫌在门口不够现眼么!”
听到老父亲那突然严厉的声音,以前是多么的厌烦,现在就有多么的思念。
而天下间,如此的情形不计其数,许多六国的亡人纷纷归家。
但各个地方突然多了这么一批不安定分子,也是一件让地方官十分头痛的事。
不过,相比于遍布天下的秦吏而言,此时叶浩才是最头痛的那一个,因为还有70万的骊山刑徒不知道怎么安置。
叶浩是不打算继续让他们修建什么阿房宫了,但就这群人的安置却是一个大问题。
很多人都已经当了多年的刑徒,即使把他们放归故里,他们的家可能也早已经没了,放回去之后说不一定到成了不安定分子,所以,叶浩最后决定,还是尽量就地安置吧。
至于安置他们的方法也很简单,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叶浩自然知道解决就业一大办法就是政府投资,大搞基建。
当然,秦始皇就已经是一个基建狂魔了,只是那种基建模式过于残暴,尤其是像什么阿房宫、骊山陵、十二金人这种项目,劳民伤财,却又带不来任何的经济效益,算是典型的乱投资了,叶浩自然不会这么干。
要想富,先修路,虽然秦始皇也修建了直道和驰道,但在之前的政策之下,这些道路主要是作为军事要道使用的,平头百姓用到的机会根本不多,算是暴殄天物了。
叶浩即位之后,自然不会接着这么干,当即就下令开放了所有的道路,也将之前各种限制出行的政策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