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死亡旅行(第2/12 页)
体颓废,原来还想保住一些老本,最后一摸口袋却发现已输得分文不剩。
东北之后,尚有华北,华北之后,终于没有退路了。
在海外漂泊的那几年,张学良也想到了振作,想到了要改变形象,想到了要拯救自己,于是他戒除毒瘾,打算东山再起。
合纵连横
1934年,张学良启程回国。
回国后的张学良戒了毒,身体也得到恢复,比以前胖了,身子骨也硬朗了。
这时国内的政治形势已经大变,外战重又转向内斗,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暗斗——各个地方诸侯的“合纵”与蒋介石的反“合纵”的斗争愈演愈烈。
一直没有表明态度的张学良重新受到重视,从出国时那个“不抵抗将军”摇身一变,成了大家争抢的香饽饽。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043933419.jpg"/>
戒毒之后的张学良,看起来是不是很精神?
张学良刚到上海,马上就有说客登门。
说客是两广派来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携起手来共同反蒋。
张学良并不笨,他马上就从中掂出来了自己的分量,因此回答的话也就极具技术含量:我会跟你们两广一起反蒋的,不过现在仍只有与蒋介石敷衍,免遭其猜忌,才能为将来的主动争取机会。
此时张学良的所谓“反蒋”,倒真是对两广的敷衍之词。
两广能够“合纵”,是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稳固地盘,进可攻,退可守,而东北军此时的处境却是虽在北方,但原有地盘已大多丧失,无所依托,一下子从主军沦为了客军。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显然,张学良此时的生存之道,不是参加“合纵”,而是进行“连横”,即依托蒋介石这个“强秦”,重新举着抗日大旗杀回东北或华北。如此,客军才有转正成为主军的希望和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跟着蒋介石做“忠臣”,就成了张学良的必然选择。
蒋张会晤,张学良的第一句话就是:再回国内,我不想带兵了,给你当侍从室主任吧。
蒋介石笑了。
大家知根知底,谁不知道谁啊,这话的前半段是假的,后半段也是假的,但听着就是让人打心眼儿里感到舒服。
蒋张的关系也非常特殊。
说起来,这也算是一对兄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