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弘治十六年(第2/4 页)
产出,还能抗旱、防洪,实在是一件好事。
这些朱厚照都是用粮食吊着他们做的,补贴是粮食,给的酬劳也是粮食。要是直接发银钱,不知道又要被他们贪了多少去。而且银钱突然大量涌入民间,最后粮价飙升是难免的事,这样由朱厚照出面买粮再分发,既可以平抑粮价,又不让银钱从官吏们手里过,免得克扣贪污。
这些粮食一些是从浙江各粮仓里放出来的,朱厚照去泉州给张敷华一个月的时间将粮仓亏空的时间解决,如今看起来效果很好,至少实物和账面上都看不出问题来。二是和粮商们预定好的,将从东南亚各地进口。如此朱佑樘给的银子了出了五十万两,浙江自己出了五十万两,凑了一百万两来买粮食。
这就是朱厚照的策略了,要是以前的他一定会彻查到底,但是现在的他才不管这些,他只要粮仓是满的就好,管你曾经贪污了多少,自然以后算总账。何必在现在这么忙的时候跟他们扯皮,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只要他们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想在朝廷里做官,何愁以后收拾不了这一帮硕鼠。
粮商们现在出海,等到了五月季风吹起就将粮食送回来。到了五月罗志坚就该到了,这样朱厚照就可以回京了。出来了一年,朱厚照实在想念朱佑樘他们,不知道朱厚炜长高没,艾草有没有改掉她傲娇的脾气。
问了种地的老把式们,都说今年是顺风顺水的样子,朱厚照先放下了一半的心。事情完结了一大半,就等粮食送到,朱厚照便和杜若在魏老伯的儿子魏嘉的带领下逛杭州,逛西湖,看遍这江南美景。
魏老伯从少年起就开始混江湖,如今魏嘉虽然也读书识礼,但是父辈的英雄气也没有丢下来。朱厚照看他倒是个好的,问他在做什么。答说还在读书,只是不好,准备以后出海去闯荡闯荡。
这倒是奇了,中国人最注重安稳,还有自己想要出海的。朱厚照又问为什么,却听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如今海晏河清,正是往海上去闯荡的的好时候。此时不作出一番事业来又待何时?”
听了这番话,朱厚照对他的印象更好了,听他说自己在书院读书,又问他能放下读书人的风骨去经商吗?他倒说:“什么是风骨,不过是些虚名罢了。我上顺父母,下友弟妹,交好友人。纵是没有那劳什子风骨,谁还能说我一句半句不成。”
“你这样可是把天下人都骂进去了。”杜若笑着看他,这个孩子他倒喜欢得很。
“天下人都骂进去了?这样大的名头我可消受不起。我不过是发些牢骚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