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年代(第3/6 页)
出生在70年代的枣塘村,父亲是村里的书记员,母亲勤劳又能干,作为家里第一胎,照理说日子应该很好过。
但很可惜,在她出生那一年,家里发生了桩意外的事故。
那年,因为村里想办养猪场,她的父亲和叔叔南下出差,没想到回来的路上竟遭遇山洪,叔叔当场丧生。
得知这个消息后,怀相本来就不太好的小嫂嫂受刺激过大难产去世,只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女婴——也就是俞早的堂妹,俞晚。
或许是因为心怀愧意,又或许因为俞晚是叔叔留下的唯一血脉,从小到大,父母都格外疼惜堂妹,不仅不让她多干家里的活,还一路供到了大学。
身为亲生女儿的俞早,反而是更朴素、老实的那一个,帮着家里烧火煮饭,初中读完就辍学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只身前往海城,在老乡的介绍下进了一家纺织厂当女工。
但她的命运,也从这一刻开始改变。
她一边当女工攒钱,一边读夜校学习,凭着乐观坚强的性格,吸引了厂长儿子的注意。
他们很快陷入爱河,尽管经历了不少来自周遭环境的磨难,却始终坚守彼此,最终结婚、创业,成为海城有名的养殖大户,培养出三个优秀的儿女,人生过得丰富而圆满。
总的来说,是一部有始有终积极正能量的纪录片。
——但这和游略没有半分关系。
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是女主角俞早的堂妹俞晚的男朋友。
如果说,俞早是先苦后甜的人生翻盘典范,那么俞晚就是一手好牌打到烂的失败案例。
从小到大受尽宠爱,尽管父母双亡,却没吃过苦没受过累,还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指日可待的光明前程。
但纪录片的最后,俞早作为海城的养殖产业代表,在新闻里发表讲话,俞晚却坐在间廉租房的小板凳上,一边削土豆一边看新闻,沙发上是呼呼大睡的醉酒丈夫,身后是不断抱怨的失业啃老女儿,头上房梁还漏着雨,一滴滴砸在临时铺就的面粉袋上。
昏暗的小房子内充斥着生活的辛酸与压抑,中年俞晚佝偻着背,低头用力削土豆,和电视上自信发言的女主角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比?
追根溯源,就是因为她醉酒的丈夫,现在的男朋友——游略。
在女主角俞早的视角里,堂妹俞晚从小就非常“小资作派”,甚至有些嫌贫爱富,在考上高中后,她并不想靠自己的努力挣前程,而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