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十年之后抬头相见(第1/6 页)
,最快更新中华苍穹 !
“砰、砰、砰”当清国总理李鸿章与德法两国公使一同步入会场时,在场所有的闪光灯纷纷闪亮了起来。
今天对大清国的外交部是一个大日子,这是清国外交部成立以来,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面前。为了这个清德法铁路合作的签字仪式,外交部第一次对普通记者敞开了大门。不大的院子里,早已挤满了来自各国的记者。来之前所有记者都被告知,等签字仪式结束之后,记者们可以自由提问。这是一个接近清国内阁高层的很好机会。尤其在英国转售军舰之后,清国就没发表过相关的言论。这次,是很好了解清国政府高层对于英国态度的机会。
李鸿章很绅士的朝着在场所有记者示意,然后坐在中间的主座上,德法两国公使居于左右而落座。很快侍者将文书笔墨呈上,三人将呈于自己面前的合同浏览一片后,便在自己签名的位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纷纷起立,握手交换合同,一切平常无奇。
“铁路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比的重要性,这点无需复述。我中国从京城至黑龙江、上海、广州的铁路即将通车,从胶州至西安的铁路已经完成大半路程。相对于我中国庞大的国土而言,仅有这几条铁路是不够的。为了更好的发展江南一带的经济,我中国朝廷决定继续修建江南铁路,从上海到长沙。经过我国政府多方评估之后,我们决定将这条铁路交给德国的亚洲铁路公司进行修建。当然这只是第一期工程,完工后还将继续延伸至四川,甚至昆明。同时,做为世界众多国家中的一员,中国也在努力的向世界靠拢。因此我国应法国之邀请。决定修建中国第一条连接外国的铁路,广州至越南交趾的铁路。这条铁路将交于法国铁路公司修建……”
李鸿章的发言如同中国所有官员的发言一样,语气是坚决的。理想是丰满的,口号是喊的震天响的……除了说明要建两哪条铁路和交给谁建以后。李鸿章絮絮叨叨了近二十分钟,就再也没有其它的东西。对于清国总理的发言,台下记者们听的是热血澎湃,他们一边听着一边进行着速记,准备回去后好好琢磨一番。相信他们回去再怎么琢磨,也琢磨不着实质的东西。这些洋鬼子哪里了解中国官方的发言内涵,几千来中国官方公开言论除了用词谴句上更加完美以外,基本就没有过变化。唯一让这些记者听出变化是。现在清国的发言在说到自己国家时,不再用清国或者清朝来代表,而一律用中国一词。其实这都是光绪要求的,即便广州起义变迅速平定,但在南方广州、上海等地思想开放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