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清的累赘(第2/6 页)
息传的满世界都是?意大利,一个在远东没有任何实力的国家,竟然也敢向远东派出巡洋舰。这就不能忍了。于是英国印度洋舰队中快速军舰开向了远东,同时澳大利亚舰队也奉命向北开来。
这种大规规的搜寻持续了一个星期,不仅没找到黄金,就连海盗都失去了踪迹。到底当时发生了什么事,纳尔逊号为什么会沉没,财宝去了哪里?没有线索,没有痕迹,如同人间蒸发。
财富会蒸发。但财宝不会。如今这笔财宝正在广州火车站装车。它们从万吨货轮转移到等候以久的两艘五千吨货轮上换箱,穿过西沙群岛在湛江上岸。然后装上马车,在两广总兵刘永福的严密护卫下。以税银的借口秘密运送到广州,然后光天化日的广州装车,再由广州经由刚刚全线开通的京广线运回北京。因为是税银,所以无论怎么处理都合理。当广州火车站全封闭时,还引来了英国人想查看。但这是大清税银,不给你看也说的过去。
这是一批价值一亿六千万两白银的黄金珠宝呀,朝廷里为数不多的几个知情人都深深恨上了英国,他们三年内赚走了大清一年的国库收入,这仅仅是一家银行的盈利。没错就是一年的。现在才刚刚九月,一年还有四个月。大清国库税收收入已经超过了一亿两白银,有理由相信今年税收会达到这个数字。
“皇上这才当政不过四年。不算其它额外的收入,朝廷光是税收已经翻了一番。”李鸿章深深感叹皇上的英明,同时也需要告诉皇上一声,东西起运了:“皇上不在?去哪了?”
“回总理大人话。皇上去大学堂了。”看门的侍卫说道。
林荫大道还是那条大道,树叶依然成荫,却已不再翠绿。刚进入九月的北京已不再炎热,第一股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已经吹到北京,曾经郁郁葱葱的树叶开始变黄。林荫大道上,学子先生们人来人往。教学楼前更是人山人海,为十三天后的9月15日的京师大学堂第一届四年期学子的毕业典礼搭建舞台。
第一届学子的毕业时间原本定在7月初,做为建校的发起人和名誉校长的大清国光绪皇帝陛下,是要做为国家君主和校长的身份,为第一届毕业的学子训话。可是因为突发的中俄战事,光绪来不急等到毕业典礼的举行就匆匆离京北上。而回京后,血洗后党面临的是国内外局势的大变,一时也分不出身来。更重要的是,今年还是四年一度的科举之年。在天下士子纷纷反对皇上开设新学之时,光绪有意将大学堂第一期学子与天下士子做一个公平、公开的比较,让天下人都看看这新旧之学孰优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