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们的中国心(第3/5 页)
早已有人哭出了声音。这歌中的每一句,如深深的触动着每一位南洋华人的心弦。他们之所以回来,不就是因为他们数百年来都没有变过的中国心吗?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歌声到了这里,就停了下来。远处走来的青年也停下了脚步,静静的看着他们。但停不下来的是泪水,停不下来的是归乡情。李关山哭的跪在了地上,双手捧着黄土,哭的如同月子里的娃娃。凌厉遥北风吹不掉归乡的心情。寒冷的北风也吹不冷那颗火热的中国心……
没有来劝慰,没有人安抚。整个码头上除了南洋华人的哭声,就再也没有其它声音。呼啸的北风此刻似乎也凝固起来。唯有浓浓的乡情在飘荡。
良久、良久、良久……号啕大哭的南洋人终于在哭声中释放了心中的乡情,抹去泪水。重新将目光放眼大地。李关山将脸深深埋时双手捧着的黄土里,这就是故土的气息呀。
李关山站了起来,他想走上前去感谢唱歌的年青人,只因为这首歌写透了南洋华人的心思想。
“这位小哥,你刚才唱的好呀。”李关山也不管手上粘着的灰,双手一伸就握住年青人的右手,长叹道:“你这是唱出了不仅是我们南洋华人的心思,这更是整个海外华人的心思呀。”
说话间。其它南洋华人也走下船,纷纷的靠了上来。却没想到面前的年青却突然喊了一句:“欢迎回家――”这刚止住的泪水,又再次涌出眼框,沾面衣襟。
青年身后远远站着的两名老者,此刻也展开一个小包袱。包袱内的黄土早已碾磨的极细并烘的极干,扬起的尘土在北风的吹抚下落在了每一个南洋华人的身上,有些还被尘土呛的咳嗽不止。
就在所有人都不明白之时,年青人说话了:“国家贫弱,办不起奢华的欢迎场面。唯有以乡土相迎。愿以后你们无论身在何方,没忘记这乡土的味道。没忘记这片黄土地。”南洋华人回过神来纷纷称是。
“眼前这位就一定是坤甸李家族长李关山李老先生吧。坤甸大乱之时,李先生力挽狂澜稳定几近崩溃之兰芳武装,终于守得朝廷舰队抵达。为朝廷平息荷兰暴乱起了关键的作用。实在功不可没呀。先生大名晚生是如雷贯耳,今日终能得见。”年青拉着李关山的手转身说道:“来来来,我于诸位长者引见。这两位可是此次朝廷决心对南洋用兵的首功之臣呀。”
远远站着的两位老者哈哈一笑,就走上前来。李关山眼尖,突然道:“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