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相对无言(第3/5 页)
担这么重的担子,我也担不起。我想的就是有一日能嫁给平凡家的男子为妻,生儿育女相父教子,和和睦睦的过完这辈子。可你们都在干什么,都在逼我呀。万人之上的皇上。威风凛凛的大臣,你们为什么要找上我这么一个只想平凡的女子。我后悔当初我为什么要听父亲的话来京城读书,父亲。你这到底是为了女儿好还是害了女儿呀。”杨枣儿爬在桌上号啕大哭:“你们走呀,走呀,都走呀――”
四位大臣面露难色,面面相觑之下却无言以对。杨枣儿说的没错,从皇上开始的每一个跟她说这话的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来逼她。也许她没有野心,也许她想着只是平凡。可国朝却需要她牺牲自己来成就国家。对一个平凡的女子来说这也许真的很残忍,眼下却成了唯一的一条路。除非她永远停留。
可这样一个没有野心的女子却也是最佳的皇后人选。因为这样的女子所统领的后宫才最具祥和之气。皇上注定要为国家征战四野,杀戮是皇上振兴国家以御外侮的必然途径。能在滔天的杀戮之后回到平静祥和的皇宫,这对稳定一个帝王的心性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长年生活中祥和气氛下的帝王也才是仁厚的。
李鸿章明白这个道理。可眼前的女子却是真心不愿意。皇上为国朝出生入死,大臣们对国朝殚精竭虑。就连他李鸿章不也为了国朝稳定而主动放弃了北洋了吗?自己能做到,可却要逼着眼前柔弱的女子也要做到,李鸿章确实硬不下心来。
身为帝王是避不开杀戮,也就逼不开戾气。而且越是胸有大志的帝王也会因为更大的杀戮而带来更大的戾气。田庄台血战,是皇上亲手杀人的开始,从那以后,戾气就开始不断在他心中聚集。皇上一直将戾气牢牢压住,于其说是皇上的自制力很强。还不如说是那时国朝局面对皇上不利,来自西太后和洋人的压力帮助皇上将戾气压下。在外面压力很大时,皇上能借着外部压力制服心中的戾气。从而冷静的对待国内外复杂局势,一步步的将劣势搬回,终于做到了有着圣君明主之像。可当西太后权势尽丧,日本、沙俄都一一败在皇上脚下,更是借着南洋之机试探了英国。终于,皇上在顺利掌握国家大权的同时。大清朝也在东亚通过一次次的胜利与洋人获得了相对平等的对话权。这时没有外部压力的皇上终于压不住心中的戾气了。
可皇上对于国朝的重要性比所有人加起来都要重要,不仅仅是皇上掌握天下大义、能震慑军队。最重要的是皇上有着所有人都无法企及的眼光。这样一个帝王如果真被暴戾之气所控制,绝对不仅仅是国家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