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变天了(第4/5 页)
他只能在最后的政治生命中,为帝国未来地国运做出一个最明智地选择。许久之后,身着黑色礼服地伊藤博文才缓慢的站直,怅然若失的默默离开。脚步声中,显得无比沉重而艰难。
这场日清之间的这场战争,帝国已经尽了全力。二十多年的维新努力,掏光了国民口袋中地每一枚铜板,精心谋划、整军经武的奋力一博,依然没有能够改变自己地国运。即便是隔海相望地那个老大帝国已经到了最衰弱地时候,帝国最终还是失败了。
清国依旧腐朽,清国依旧弱懦。但帝国依然然没能挡住这个弱懦腐朽国家的奋力一博,就因为清国的皇帝。他对世界大势了如指掌,他看穿了帝国致命的软肋。一个人,当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地命运?
大本营的大门被推开了,一股刺股的寒风吹散了刚刚聚集的一丝温暖。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看着首相面无表情的走了进来。
“陆奥君,请转告英美大使。只要清国太平洋舰队能停止对帝国的攻击,帝国愿意撤回全部在清国的军队。另外转告驻华公使小村寿太郎,请他先期与清国进行接洽。稍后,我本人将前住清国与清国和谈。”说完,伊藤博文转身看着窗外。窗外,雨依然在下。
1895年1月1日,清国光绪皇帝在锦州登上火车,随同的是战时锦州留手处的全部官员和参谋部全体将士,自然还有四国公使。当然了,那个当初卖掉全部家产支持儿子打仗的叶赫那拉?婉贞自然也在同行之列。皇帝回京自然是要通报朝廷的,朝廷大小官员自然也要摆开架式欢迎。以翁同龢为首的帝党官员们自然是最高兴的,皇上携百战之兵回京,这朝廷这天下就要不一样了。
1月3日下午3时18分,皇帝专列缓缓的停靠在北京火车站。当初在这里,光绪带着八千将士决死出征。今天得胜而归却是黯然神伤。
站台上,光绪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听不懂的话:“当初从这里走的时候,就没打算还能再回来。天随人愿,朕还是回来了。”
良久,才有人反应过来。皇上亲征,以八千未经战火考验的弱旅迎着数万高歌胜利的日军而去。内无可援前无助力,皇上当真是准备埋骨田庄台的呀。
京城东门外,彩旗飘扬、人头攒动。人们纷纷在东门外欲一睹皇上得胜的英姿。可等到天黑还不见皇上銮驾前来,前去一问才知道,皇上銮驾停在火车站内,而皇上离开了。没人知道皇上去了哪里,去干了什么。
而慈宁宫外,以世铎和孙毓汶为首的后党官员全在跪求在大门外。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