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二十三章 轰炸(第1/5 页)
,最快更新中华苍穹 !
飞艇不是个稀罕货,早在百多年前的1784年,法国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即便是这种纺锤形的,有独立气囊的,由钢制大梁和木质长杵构成的框架式的,采用机械推动力的硬制飞艇,早在二十年前的法国就已经制造出来。相比法国的“法兰西”号,大清制造的飞艇更大、更快,载重量也更大。
103米长直径26米,内部拥有36个独立气囊的飞艇最高升限为2000米,可以提升除飞艇自身外,总重量不超过五吨的载荷。采用铁木材质的吊蓝两侧悬挂安着各一台15马力的汽油发动机为推动力,在方向舵和双叶螺旋桨的帮助下,可以将飞艇推送到每小时一百五十公里的速度。因为无法进行完整测试,根据计算光自带油舱就足以满足飞艇一千公里的使用,而且可以人力继续推动飞艇飞行,虽然很慢。
为了保证安全,本来光绪是要填充氦气来提供浮力,但氦气提炼的费用实在太他的贵的,光是建氦气提炼工厂就要上千万新币,费用逼着光绪同意采用氢气。为了防止静电火花将整个飞艇变成火球,在采用双层蒙皮外壳的同时,所有气囊和蒙皮全部采用特殊的防水布,而用全部封胶处理……尽管将所有想到可能的危险给予最多的保护,但填充的氢气始终是危险。
虽然光绪心中最佳的研发领导人齐柏林,因为拒绝大清的招揽而意外溺水身亡。但飞艇这种还没有进入各事领域的产品自然没有足够的保密措施,跟据从国外搞回来的资料。位于光绪群岛的飞行实验室还是独立研发出来了。大量材料超远距离的运输,几千万新币的研发费用。让原本正要开建的第二代潜艇都暂时停工。
十五艘飞艇是光绪群岛所有工厂全力生产了一年半的产量。光绪知道未来的天空是属于飞机的,但为了给还只在图纸上的飞机提前培训出合格的飞行员。光绪咬着牙自掏腰包补贴飞行实验室。
任何新式军用产品的研发都充满着危险,光绪岛是海上的一个小岛,这里的风向不定还忽大忽小。只有科研人员被勒令不许登上测试的飞艇外,因为测试而牺牲的士兵也不在少数。但是,飞艇最终还是出现在大清军队武器装备序列之中。这支能飞翔在空中的军队被光绪命名为――空军,当飞艇完成测试正式量产装备部队之时,光绪把命名权留给了第一任空军指挥官、原海军太平洋舰队航海参谋――任鹏飞。
任鹏飞这位航海参谋在南洋清英撞舰事故中发现,只要能在海战中越早发现敌军就可以有更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