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二十五章 钱钱钱(第4/5 页)
很薄弱的工业制造能力所生产的弹药储备,结果一次十万人的跨海远征就消耗的干干净净。看来战后必需加大对军工制造的投入和增加弹药储备了。
当最后一船补给出港后,李鸿章就争对目前的情况招集众大臣商议此事已经五天了。对内加大矿产的开发力度、将一些基础产品和零件交给民间工厂生产以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等等,对外让外交部联系各国购买相关生产设备、培训技工等等。办法想了很多却全部卡在大清国库上――没钱呀。于是,国务院现在最重要的是商量出如何从日本身上搜刮最多的钱财。方案已经出台,现在整个六部文臣全部红着眼等着日本请求和谈呢。
光绪的内务府现在比国库有钱多了,药品和交流电专利费等等收益全部投到科学院和教育上还有些剩余。李鸿章总想打内务府的主意,被光绪恶狠狠的给瞪了回去。
李鸿章治国的能力很强,但他的私心确实太重了,每次朝会有投资决意后,李家总是第一个响应的。借着政策先知道的优势,李家人这钱是没少赚。李鸿章知道皇上对他有戒心,所以李鸿章不让家人入仕途,每次也打着响应皇上的口号大张旗鼓。
这反到让光绪左右为难。限制李鸿章吧,且不说现在朝堂上需要李鸿章这种老于政事的人领头,他也是平横新老勋贵的纽带,再说在慈禧训政的半年里,李鸿章却实也为光绪做了不少事。不限制李鸿章吧,利益又会将这些老勋贵拉上他李家的利益联盟,这对光绪一直想集中精力办大事似乎又是个障碍。左右为难之下,见李鸿章家族除了赚钱外也没在仕途再进一步的意思,光绪也默认了。再说,李鸿章家族虽然利用政策赚钱,但人家也是拿自己的本钱投资,也算带头响应国家号召。先这样吧。
至于国库没钱的事,光绪是这样考虑的。古巴那群废物卖了他们那么多武器弹药,却连一个老掉牙的巴西都搞不定,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钱买武器。现在大清手里最多的就是缴获自日本的武器,还有就是聂士成在新疆剿灭董福祥时收集的武器和收缴新疆民间武器,虽然布尔人对武器有需求,可人家不要这种单发步枪。要不等军队回来后梳理一下,把替换下来的武器卖过去?嗯嗯,可以考虑。德国人会做屁个生意,英国人稍微封锁一下布尔人,德国人的生意就黄了。还是中国人生意头脑精呀,要给非洲开拓者发奖金。世界上还有哪里不太平呢?让参谋本部理理,现在中国的武器有点多呀。
嗨,又没钱了!光绪暗自叹气,为何看别人建国灭敌、造军舰拉军队,打的不亦乐乎。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