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南洋军校的改革(第4/6 页)
则是陆军部几位大将集中提出来的,护可谓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新式军队全新的战斗理念中,成长起来一批基层军官,这些军官战不畏死、军纪严明,从以往的草事要求来看,确实是合格的军官。
但是随着军队中各式兵种的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明细,若是军官缺乏足够的视野,要带好队伍、要协同作战,那是有难的,在实战中就现,许多营级单位的大队都配备了迫击炮、马克沁机枪,但是指挥官对于如何指挥火炮、如何有效的利用重火力却全靠摸索和蛮干,根本无法挥出应该有的作战效能。
周瑞东这些人提出士官学校的意见,更多的是从军事指挥的层面来考虑的,尽管现在护的武器装备在越北战事中得到了检验,证明了武器的可靠xg和有效xg,但是,可以预期的未来,敌人完全可能装备同样等级的武器,到时候,对指挥的要求,将会更高更jg准。
在越北战事中,一个小组10名士兵在配备了3支80式冲锋枪和7支ak02步枪后,在武装了卵形手雷的情况下,利用工事完全可以抵挡正面5倍以上敌人无重武器支援下的冲击,这在多次的实战中得到了检验,而基层军官正是挥战力的重要保证。
所以,周瑞东他们提出来的是,今后由士官学校来作为提供基层军官的主要来源,而优秀的士兵可以通过士官学校的学习晋升为军官。
秦铠在这基础上提出设立陆军指挥学院,军队中优秀的军官、士官学校优秀的学员,都可以通过陆军指挥学院培养,成为更高级的指挥官和参谋人才……不过,这教官的问题,还真是个难点!
好在秦铠早有算盘,在与德国公使施莱尔爵士沟通后,以购置一批30套座高炉和炼钢设备、同时转让两项马尾化工厂两项蜾焦油研究成果为代价争取到了30名德国现役教官的支援,施莱尔爵士对于秦总督这一次的慷慨合作,也作出了他的表示,特别指定了德国名将毛奇的弟子克莱蒙上校单位教官团团长。
今天,秦铠是向几位指挥官通报此事,而各军队需要报送的军官、
士官人选,显然需要尽快去落实,原本对于军官、士官的要求自然是要足够年轻,但是考虑到刘永福部的情况第一批的学员放宽了这方面的要求,而下一届的学员,要求将会更高。
很快,初步定为30人的指挥学院名单和300名士官学校名单,就成了几个指挥官拼命抢夺的目标,秦也懒得管这事,直接扔给了张简去处理!
第二件就是要往三个地方驻军,越北、婆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