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评传(第5/23 页)
说集《墙》。他的这些文学作品很完整地表现了他的基本哲学态度。
大约在与他发表上述文学作品的同时,萨特还发表了几本哲学论著。《想象》、《论自我的超越》出版于1936年,《情绪理论初探》、《意向性: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出版于1939年,用他从胡塞尔那里学来自己又加以发挥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方法来论述想象、情绪和自我。在其中的《论自我的超越》里,萨特表明了他同胡塞尔的方法有分歧,并且扼要地提出了后来在《存在与虚无》中长篇大论地加以发挥的那种理论。萨特的观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完全形成了。
从1936年萨特发表第一本著作《想象》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萨特在哲学——文学领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可说是他整个一生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突出反映了他这一时期哲学——文学成就的是《恶心》和《论自我的超越》。
我们的探讨不是从对《恶心》所具有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价值的分析开始,而是从对《恶心》所反映出的美学思想的分析开始。
《恶心》中有些什么美学思想呢?我们还得参照《论自我的超越》。要了解萨特的哲学思想,就不能不读他的文学作品;要读懂萨特的文学作品,又必须参照他的哲学著作。研究萨特的美学思想也应如此。
对比一下萨特的《恶心》和《论自我的超越》,我们感到二者所要说明的问题是一致的。二者都要金明在既没有上帝,又没有一种先天的原则的帮助下的个体的人的问题。人被无缘无故地抛进了世界,人陷人困境,于是人烦恼、绝望、焦虑、不安,这些情绪的出现就标志着人已经意识到了自由。人意识到自由,就要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设计。人与石头不同,石头是充实的、完整的,石头只能是石头,它不可能是树木、山谷。人总是要成为,总是要是其所不是。人要成为他不是的那种人。
《恶心》对小说主人公洛根丁的一系列的恶心感受作了细致的描绘。石块令人恶心,老栗树根令人恶心,恶心无处不在。恶心是什么?“‘恶心’并不在我身上,我觉得它在那边,在墙上,在吊带上,在我身边的一切事物上。它和咖啡馆已经合成一体,我是在它的里面。”恶心如何产生?人们之所以会感到恶心,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自己没有生存的理由,意识到了荒诞。
《恶心》揭示了存在,存在纯粹是偶然的,如果我们跟存在不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从意义上超越它,便会被吞没。《恶心》对生活的荒诞和丑恶的揭示,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