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洋人的算盘(第4/5 页)
,广州大小事务,都由首席幕僚赵烈文在帮着处置,他也没机会去表忠心,郑观应惊讶之余,办事上更是兢兢业业,这自然引起了赵烈文的注意·细细了解之下,对于秦铠的眼光也是赞叹不已。
要知道,当初派人去抢郑观应无疑是一个胆大妄为的举动,虽然唐绍仪和海军都做了大量手脚,英国人最后也算是摆平了,不过,双方关系的紧张在所难免了,所以,赵烈文其实并不十分赞同秦铠的处置,毕竟除了大动干戈外,并非没有其他法子······
现在,上海那边有事情了,广州jg于商业的人才,还真不多,这郑观应却是其中的翘楚,正好叫束一起商议。
很快,郑观应就在衙门里看到了来自上海的电报,这兴办铁路之时,他早就知晓了,当ri间,他也琢磨过这事,但是一想到这么巨大的资金投入,也感到压力巨大,后来在《福建新报》上看到广告,这才知道秦总督竟然用了这等妙法,自然也是佩服的紧。
没想到的是,据说募集资金困难的上海滩,这次尽然也变脸了,按照唐廷枢电报的意思,募集一倍的资金可都是压力不大的,所以和徐润一起,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增发股票,将要发行的股票数量翻倍,这自然就解决了问题,而且能一次xg募集大笔资金。
这其中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自明,原本广州向西修到罗定州、向东修到惠州的铁路,避下子以一直向西修到雷州、向东修到cháo州府了,这弊端嘛,也是比较明显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以目前广州铁路公司的招股书来看,秦总督的控股将会降低到左右。
而另外一个方案,则提出对申购的对象进行调查,除了那些已经谈妥的大家族投资,唐廷枢和徐润建议甄别投资对象,给予不同的申购权限。
这样处置的结果无疑是最保守,而且在申购兑现的甄别上,显然是个耗时耗力的活,要做好,实在是一场大行动,但是,这个方案也是最稳妥的。
“郑大人,你有什么建议嘛?”
郑观应仔细研究了一番之后,他提出了一个观点,“赵大人,总督大人公开说过,这广州铁路公司经营中,秦大人作为第一大股东,承诺20年内不从中获利,由此,我想总督大人要的只是这铁路的控制权,所以上海的招股,首要的就是这点!”
赵烈文听了也是点头认同他的判断,郑观应翻来覆去看了看唐廷枢的第二方案,方案中保留那些实现谈妥的大商户的申购,他也深以为然,这些人说起来才是ri后对南洋体系的最大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