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危险的名册(第2/5 页)
。而到时候行废立之事,谁可都是说不准的,说不定又立个小小皇帝。这位可以继续听政!对于慈禧来说,一个听话的傀儡,才是他需要的……
光绪皇帝诚惶诚恐的待了半天,原本最快文字更新倒是信心满满要在翁同龢等人的支持下亲自来掌握这大清的权柄,不过,这位威压在他头顶上十余年的慈禧一发力,他立刻就感到完全无法应付……等宝廷进宫后,对于这位清流干将,他倒是颇为倚重。
宝廷带来了翁同龢的建议,必须立刻掌握京城能掌控的军队!否则一旦有事。毫无应对手段,那就悔之晚矣!
小皇帝不过16岁的少年,哪有那么许多决断,是否采纳他老师的这个建议,他斟酌半天还是毫无结果,只得求教于宝廷。这宝廷那也是正儿八经的黄带子,爱新觉罗的子孙、和硕亲王的一支,虽然在他爷爷辈已经没了爵位,不过三代皆进士,在大批混吃混喝的黄带子中,那也是少人的人物。
“少溪(宝廷字),老师所言,你觉得可行否?”光绪皇帝愁眉苦脸的模样,显然对此颇多顾虑。
宝廷此人能用张之洞、张佩纶齐名,虽然平ri里颇喜欢佳肴美女,但在大事情上却是个决断之人,见小皇帝平ri里虽被赞为聪慧睿智,在这重要关头却少了上位者的杀伐果断,也是有些失望,不过,小皇帝到底还年轻,何况这亲政之事原本就是祖制所定……
想到这里,他正儿八经的离座躬身说道:“皇上,小臣的意思……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如今之事,乃是慈宁宫分而击之的策略,皇上身负朝臣、督抚的众望,又有醇亲王在身后支持您,若是坐任事情发展,即便委曲求全,那样的皇位,恐非陛下之意!”
他这三言两语倒是处处直指要害,整件事情的发展,显然是慈宁宫已经出手了,若是这边毫无动静,现在唯一能起作用的就是醇亲王奕譞了……问题是,这位醇亲王也不是什么果断之人,从上次亲政之事的妥协中,就可见一二。
更重要的是,醇亲王奕譞是有些个实力,他与淮军李中堂的关系近来可谓是融洽的很,原本驻守直隶的淮军那绝对是一大助力,只是,这一次淮军参加昆明湖cāo演竟然出了那么大的事情,现在北边兵营里还关着那三营兵马呢,领军的头领早就下了刑部大牢。
现在李中堂都有些自身难保的架势,据说慈宁宫要另外派人接掌直隶总督的位置,而让这李中堂来中枢养着,他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解释,倒是鼓起了小皇帝的决心,小皇帝已经做了十多年的木偶,对于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