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功德寺(第2/5 页)
训政原本也就是多余的,这也就是给宫里那个老太太一些必要的礼遇而已。何况这还是小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主动提出来的建议,这面子,满朝上下谁又能不给。
所以,几年的翁府寿诞显得格外隆重,毕竟平ri里能够上这位清流大佬的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有机会套套近乎,留个印象。ri后有帝师提点一二,那可都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好处。
翁同龢倒也并非是有意如此炫耀,不过这寿宴摆下后。却意外的有些收不住手,前来拜会的官员、门生络绎不绝,而在寿宴上,一些下面人溜须拍马之言多少有些过头了,而作为寿宴必须的环节,今年贺寿的辞赋未免就显得太多了点。
对此,按照惯例是由主家悬挂于寿宴厅内供众人观瞻的,不过等下午时分翁同龢自己到宴厅走了一圈时,却被其中十几幅辞赋吓了一跳,也不知道是那个门生写的,竟然在文章中将小皇帝睿智都刻意写成是因为有自己这个严师所致……这自然是赤果果的马屁,不过现在却有些不合时宜。
大清的皇帝陛下,怎么说那也是太后一手培养的,就是自己这个帝师,那也是太后为皇帝陛下亲自选定的……
翁同龢皱着眉头仔细看了看题跋,似乎是几个并不太熟悉的门生子弟,看看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贺客,这让他皱了皱眉头,立刻吩咐仆人取下这些辞赋,等进屋后,他还是觉得不放心,又让管家把宴厅内的所有贺词都撤了。
这原本就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不过却在一个极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呈送到了慈禧的面前,正在为自己毫无新意的圣寿节发愁的老女人,忽然又听到下面人竟然因为小皇帝快要亲政,都跑去巴结那位帝师……
结果,小皇帝和翁同龢以及几位教授皇帝科目的老师都被叫去慈宁宫请安,而慈禧却意外的多休息了半个时辰才出来,当着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的小皇帝,慈禧更是指桑骂槐、劈头盖脸给了翁同龢一通臭骂,随后也不听什么解释,直接拂袖而去。
小皇帝不明就里,不过他为人可不笨,回到御书房便找他老师翁同龢商议这事,翁同龢自然不便隐瞒,他也大致猜到了应该是自己寿宴上出了的那点纰漏,不过小皇帝听了之后,却是脸sèy晴不定。
他的前任,太后的亲子同治帝当年事情,宫里面可不是什么秘闻,太后一手把持的朝政,同治帝可是做了一辈子的木偶……这个和自己有着血亲关系到姨母,小皇帝载湉可清楚的很,那绝对不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
翁同龢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