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督抚密议(第3/4 页)
岑毓宝立刻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岑家在云贵的权益,其实只需要一支jg兵即可,即便是没有和秦铠达成协议之前,在中法之战后,岑家军已经裁撤了四成,没有其他的原因,云南、贵州都并非富庶的地方,根本养不起那么些军队。
既然双方都看到了共同点,很快,岑毓宝与秦铠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岑家在云贵的势力,秦铠将会全力维系,但是,岑家要做的只有两点,一是实施裁军和按照秦铠的步调来逐步建立所谓的新军,二是在中枢与秦大总督共进退的政治步调。
而在这之后,一封岑毓英的亲笔信由岑毓宝拿出来呈送给秦铠,岑毓英在信中确认了对实施新政的支持,同时确认了加入秦铠体系的意愿,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岑毓宝能与秦铠达成各方面的一致意见。
看到这封信,秦铠也是暗暗心惊,不得不说,岑毓英这老狐狸早就看清楚了京师局面,他们岑家历来与淮军不和,云南、贵州无疑是极度排斥淮军的,所以才有岑家军把持当地的局面,而和自己的组合,无疑是双赢的局面,而且岑家也看明白自己全力笼络他们的意思。
不过,秦铠现在唯一需要的,只是军权上的绝对控制,至于体制上,自己既不可能也没有打算在现有条件下一举颠覆现有的农耕和土地的体系,而真正需要颠覆,是现在落后的生产力,农耕时代,在工业革命的重拳下,绝对没有任何可以保全的机会。
四位总督中,张佩纶与南洋体系相处最融洽,面对着南洋体系惊人的成长和无穷无尽的动力,他早已放弃当初的任何疑虑,全力支持南洋体系的拓展,福建的工业化进度虽然尚不算全面开花,但是基于福州的马尾工业体系,早已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的整个中国、乃至于整个亚洲。
张佩纶和秦铠的议题其实只有一个,他需要更多的学校、更庞大的工厂、更长的铁路,只是,这位闽浙总督显然不会为此拿出太多的银子,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银子,福建的税收这些年无疑是增长飞快,不过却比不过丁ri昌和张佩纶花银子的速度。
秦铠对此满口应下,闽浙、广东、江苏这一线的沿海城市,无疑是整个华夏早期发展的经济引擎,这一点在后世早已被证明过,张佩纶的支持对自己尤为重要,却也是早在意料之中,随着自己对美国股市的抽血,大笔可持续的资金将会被投入对国内工业的投入,除了两广外,而闽浙无疑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对象。
两江总督刘坤一那边,这位昔ri曾今的两广总督对于现在两广的情况其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