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互相牵制(第2/4 页)
同龢府上的议政我倒也旁听过一会,多是些空谈之言,那些清流名士也算得上的有些想法的人物,可惜他们的设想多无可行之法,比如谈及国家税入。多是想着提高海关税,让洋人多出些银子,这事情要办,却不是现在能办的事情!”
秦铠赞许的点点头,这大清的海关税颇为搞笑的是掌握在那个英国人赫德的手里,不过,虽然赫德在海关税率上坑了满清朝廷一把,除了大烟外这暴利的玩意外。各国输入中国的商品税仅有5,这样低廉的税率,相比英国人对中国茶叶进入英国销售所征收的300的关税,还真是一个笑话。
不过,另外一个笑话却多少有些黑sè幽默的成分在里面,就在刚刚过去的1886年,这个来自英国北爱尔兰亚马郡没落小贵族家庭的翻译随员,以他一手创建起来的大清海关体系,为这个毫无现代产业可言的王朝征收到了3600万两白银的税收,占到了整个帝国收益的四成半,而整个海关的支出是130万两白银。
这个由英国人一手把持的海关税务司,被后世誉为满清统治下整个帝国最清廉的机构,这里甚至收取商人礼品都会面临开革的处分,他提出的“诚实、高效、热心公众服务”的服务口号,甚至被一直沿用到革命之后,可见影响之深刻。
而清流们对于这些成绩视而不见,只是凭着意气和利益简单的提出必须立刻接受海关,让汉人官员来接手,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下,估计这大清海关很快就会沦陷为贪渎的重灾区。
想到这里,秦铠笑了笑问道:“正翔,翁同龢这一派系,你可有什么思路能够让他们和李中堂尽快达成和解?”
“我以为要做到和解,几乎没有可能!”郑观应显然考虑这问题很久了,立刻斩钉截铁的答道,不过他又追加了一句,“但是,要让他们停止目前的针锋相对,尽快投入到我们提出的议题中,我倒是有个想法……”
秦铠轻轻的噢了一声笑眯眯的说道:“正翔,我倒是也有个念头,正想和你商议商议,你先说你的想法!”
郑观应挠挠头,这秦大总督也是的,自己有想法也不说,非得问自己,不过他也是考虑很久了,秦铠即便不问,他也是要提出来的,“大人,清流历来和淮军不对,我私下打听过,听说翁同龢和李中堂更有些恩怨,所以,与其让他们协作,不如让他们互相监督,我以为,不妨把监督院的职权放给翁同龢……”
听到郑观应的分析,秦铠也是满意的点点头,自己架空了满清权贵之后,面临的权力真空按照设想,将由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