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母爱(第4/6 页)
而三四岁而五六岁而七八岁。父母为他由中产阶级而平民而卖车押房而不得不接受社会慈善机构的资助。
但是他们始终无怨无悔。
相反,儿子每长大一岁,父母对儿子的爱心就增加一倍。
他们隔着玻璃罩上特制的谈话孔教会了儿子说话,隔着玻璃罩指导儿子在玻璃罩内“生活自理”,隔着玻璃罩亲吻他……
他们还隔着玻璃罩教会了他识字读书。隔着玻璃罩通过谈话孔放音乐给他听,放电视给他看,向他讲述和描绘这世界上的大事和趣事……
他们也从没忘记在他的生日送他鲜花和礼物……
七八年中玻璃罩已换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大,就好比为儿子乔迁了三次……
他们明白他们的儿子每一天都可能死去。但他们从来也不想他们对儿子的爱心、为儿子付出的一切值得不值得……
他们为了全心全意地照料他们的儿子的每一天,没再要第二个孩子……
他们的儿子在十一岁时死去了。
他临死时将握在手里的对讲机凑到嘴边——父母在玻璃罩外听到了他最后的话——“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感激你们为我做的一切……”
第二天报上登载了这一消息——全美国许多人为之动容。
我的世界观基本上是唯物的。
但我每每也不禁地相信一下上帝,或类似上帝的神明的存在。
于此事,我就曾不禁地做如是想——难道是上帝在有意考验我们人类的父母,尤其母亲们对自己儿女的爱心究竟会深厚到什么程度么?
在北影,某一户人家,有一个不幸的女儿。我不详知她患的是什么病。也许是肥胖症?也许是瘫痪?反正自从我一九七七年到北影以后,常见一位四十多岁的母亲,每于春秋两季,或夏季凉爽的傍晚,用小三轮车载着她的女儿,在院子里,在街上,陪女儿散心……
我还曾与她们母女交谈过。
有次我对那女儿说:“少见了,你今天气色真好!”
的确,她看去刚洗过澡,穿的是一身新衣服,虽然非常胖,但显得很清爽,心情也似乎格外愉悦。
不料她一笑之后说:“还气色好呢,都快把我妈拖累垮了。真不想活了……”
她母亲轻轻打了她一下,嗔怪道:“这孩子,胡说些什么呢!妈不心疼你谁心疼你呀?妈不爱你谁爱你呀!……”
母亲一边说,一边掏出手绢,为女儿拭去脸上的汗。接着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