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7/10 页)
长川每年的亏空便肉眼可见地不断增加,最终变成一个连月球也填不上的大窟窿。
郑裕白手起家,了解底层人的贪婪与恐惧,然而事情一旦涉及到稍有头面的玩法,他那一套就不灵光了,他的手下是三大黑帮里最腐败的,也是胆子最大的,他们虎视眈眈,想方设法地从各项支出中挖出钱去,他还不能见一个杀一个。 他几乎没有什么心腹,只有有限的几名智囊,大部分时候他还对他们的说法将信将疑。
唯一让他能相信的人,只有自己的儿子。 只因这片产业都是郑余生的,它同属于他们俩父子,他计划培养郑余生先行辅佐,从十八岁开始就逐渐涉入长川的各项业务。 只希望这座华丽的大厦不会在郑余生当家前便轰然坍塌…… 他对他悉心栽培,面上却依旧维持着严父的表情。
他等待着儿子成长到能解决家族危机的地步,在此之前,自己只能拖着疲惫又苍老的灵魂与肉体,四处奔走央告,设法搞点钱,再为长川续个几年的命,支持这庞大帝国的开支。
直到赵星卓介入了他们的家庭,郑裕彻底震惊了。 他把儿子培养得过于自主且固执,一如他自己年轻时性情,倔强起来时说一不二,只有等他慢慢想通。
然而这想通的时限简直遥遥无期,郑裕自己几乎都要被儿子的举动给说服了…… 随着赵星卓不断攻城掠地,他心中衡量天平的利益,正在缓慢地倒向儿子那边。
说不定这小子按他的路走,真能成功?郑裕听到了赵尔岚脱困的消息。
按理说他是不相信刘禹勋的,他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出了三大帮派的利益集团里,无论是自己还是杜鹏,都从不把他放在眼中。
赵尔岚醒来,姐弟二人联手,收复家业只是时间上的事;起初郑裕唯一担心的就是刘禹勋供出自己也搭了把手,想独吞东关。 但现在郑余生与赵星卓的婚姻阴错阳差,解决了最重要的问题,这无异于郑家两头下注……
…… 赵尔岚只能算了,她还能杀自己的弟婿不成?
但手下数名智囊献的计倒是很好,郑裕考虑良久,认为有必要将它付诸行动。
他们一致认为,郑裕正当壮年,完全可以再要一个儿子,引入竞争元素。 这是站在郑裕的出发点,也是站在幕僚们自己的出发点上,因为他们已敏锐地察觉到郑裕有了隐退的心思,而郑余生根本不需要他们,赵星卓但凡给他们一个正眼,都是对智商的不尊重。
身为幕僚,想继续捞点钱,保证过上现在的日子,就得给老板找点事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