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典前夕(第3/5 页)
“其余诸公应该是武将。”朱标道,“徐叔叔是肯定的,剩下的……约莫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冯胜几位将领吧。”
“猜得很好!”朱元璋满意道,“刚刚建国,封这些人也就够了,北元在塞北还有势力,等他们打赢了,有功的人再接着去封,这样才能在驴嘴前面挂上胡萝卜。”
“不知道两位伯是谁?”
“汪广洋和刘基。”
果然如此,这一天终于还是要来的。
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觉,朱标沉默下来,很多要说的话堵在嘴里,却连一声叹息也无法发出,七上八下乱成一团,抓不住话题的开头。
千百年来,特殊的例子只朱标一个,除了他的镇妖司,任何地方都容不下为朝廷做事的修士。
刘基从前只是挂名的军师,从未真正进入朱元璋的利益集团,所以才能以秘法保留自己的法力,而帝王的封赏一旦下达,再神奇的法术也瞒不住天道,他一身的修为顷刻间便会化为乌有,干干净净,从前种种如同幻梦。
“……心疼了?”
朱元璋听不到朱标的回答,轻声问了一句。
黄禧的头自从他们谈起封位时就已经快要垂到地上去,如今听到这样的父子对话,更是屏住了呼吸,恨不得装作一个死人。
“这是刘先生的选择,儿臣没有理由心疼。”朱标叹了口气,“想要完成抱负,做壁上观从来是不行的,他是时候从天上走下来了。”
“父皇自淮西起家,跟随立功的将军们多数都是淮西人,就连李善长也不例外,这样庞大的集团,除了浙东文人,还有谁能去抗衡?”
“外面起了流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话虽是淮西勋贵们为了捧杀传出去的,但刘伯温早已搅进浑水里了。”
朱标继续道:“他是浙东文人的表率,要想平衡朝局,必须也只能站出来做那只领头羊。”
“标儿。”朱元璋停下了,他转身回来,拉着朱标的手让他站到自己身边。
黄禧如负重释,迅速挪步到后面提着灯,尽量减轻脚步的声响。
“咱一直没有和你说咱的心里话。”朱元璋道,“但你知道,那是因为咱相信你,你从小就懂事,不用爹和娘多操心,爹相信你什么都能想明白。”
“你和刘伯温走得近,咱没说什么,他确实能教你许多爹不懂的知识。你和韩林儿交朋友,咱也没说什么,咱知道你心软,见不得可怜人。你和朱文正不对付,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