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5 页)
只有姜桃一个,也只有姜桃学到了她的真本事。难道在她被送出京城之后,师父又收了其他的弟子?
姜桃狐疑地停了脚步,又见掌柜的去后头取出一个匣子。
匣子打开,里头放着的也是一盏桌屏。虽然桌屏的紫檀木木架是新换上的崭新的,但是看着上头的绣线的光泽,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已经有好几年了。
“就是这盏桌屏了,我家少东家费了好大功夫才寻到的。只是年礼得凑个双,单个实在不好听。”
好吧,这作品不是别人的,是姜桃在庵堂里的时候绣出来拖主持师太义卖,筹集善款捐给慈幼局的。
没想到时隔经年,姜桃会在这样的情况再次看见自己的作品。
这叫怎么回事?让她给自己当枪手?姜桃秀气的眉头又蹙上了。
姜桃还是摇头,没再和掌柜的攀扯,只说让掌柜的另请高明,接着便出了绣庄,去了街上。
身上还剩一两银子,虽然不多,但是置办一些吃食年后却还是够的。
姜桃去买了一些米面、几块油饼并一筐子鸡蛋,还剩下一些银钱虽然也可以买一些肉,但是原身的父母才走了没多久,她和两个弟弟都吃不得荤腥,便就此作罢,另外去买了一刀成色不错的纸,留着给姜杨写字用。
买完了东西,姜桃两手满满当当地去城门口找姜杨汇合。
隔着远远的,姜桃就看到姜杨纤瘦挺拔的背影。
她刚想出声唤他,就看到几个也做书生打扮的少年朝着姜杨过去了。
以为是姜杨的同窗找他说话,姜桃就并未上前,停下了脚步。
那几个少年书生穿着不凡,为首的那个青衣书生更是在这大冷天的打着折扇,颇为讲究。
“哟,这不是我们来年预定的案首?怎么这大过年的不在家里,倒是在这城门口喝风?”
青衣少年带着调笑嘲弄的一番话,惹得其他几个少年也跟着笑起来。
他身后的人道:“子玉兄快别调笑姜贤弟了,这谁不知道他爹娘叫他姐姐克死了,来年不能下场。什么案首,最晚也得等三年呢。”
青衣书生做恍然状,纸扇一合,抵着脑袋道:“贤弟提醒的是,我竟把这事儿忘了。可惜啊可惜,可惜姜贤弟,被咱们老师日常称赞的这么一个神童,到手的功名就这么飞走了。”
几人放声谈笑,姜桃听了都快气炸了,这人看着人模狗样的,没想到说出来的话却像狗嘴里吐出来似的!听听这话里的酸味,一听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