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掌教崇安(2)(第1/4 页)
“那好,跟我一起走吧。”
“啊?不是!师兄,我开玩笑的...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
“得了!就这么怕见你师父?在这待着吧,守好家,监督一下你这几位师侄的功课。”
正勤如蒙大赦,嘿嘿一笑,道:“好嘞!一定完成任务!”
“还有,你自己的事情,可别落下!”
“一定!一定!”
陈安抬手指了指正勤,随后看向老赵,道:“赵叔,那我们就走了。”
老赵眼底有些悲伤,道:“去吧,当家的,祝您一切顺利。”
陈安视线扫过众人,笑着跟众人告别后,带着颜明和胡永年与许崇仁还有东学三人下山去了。
以往都是陈安送别其他人,这次倒是大家送别他了。
......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若问仙都,当属楼观!
七十二福地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的楼观台,又名“仙都”。
楼观位于秦岭山脉的终南山北麓中部的山前台原和浅山区。南依秦岭,千峰耸翠,犹如重重楼台相叠,山间绿树青竹,掩映着道家宫观,古称石楼山。
山前梁岗起伏,属于黄土丘陵,楼观现存的核心景观说经台,建在海拔580米的山岗上。台北与扇形的土坎相连,面向如画的秦川渭水,宋代苏轼游此吟有名句:“此台一览秦川小。”
周康王时尹喜好天文星象之学,结草楼于此,观星望气,静思至道,故名“楼观”。康王闻而拜为大夫及东官之友。
老子西行至关,尹喜辞关令之职,迎老子至古宅楼观,执弟子之礼。老子乃着述《道德五千言》授之。
现今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授道之坛,即《道德经》的产生地。
自周代开始,历代朝廷均曾相继在尹喜故居楼观台建庙立观,形成了众多的宫、观建筑群。历史上宗圣宫是楼观台的中心。
唐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亲率文武百官千余人到楼观台拜祭老君,并宣称:“老君乃吾圣祖也,今为社稷主,不有洪建,其可已乎?”于是诏改楼观台为“宗圣观”,赐米帛,以供观中修补之用,以示感恩。
唐玄宗时再次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唐代玉真公主隐居楼观修道近50年,对楼观台影响很大。
宋、明时期,楼观台得以扩建整修,香火旺盛。
明清两代,楼观台遭洪水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