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钦差的法宝(第3/6 页)
斗力,这绝对是一个让人不可轻视的敌人,若是500骑军的具备这样的战斗力,说实话,就要让他以步卒去对抗,那也是胜算渺茫。
而刚才汪海在情报中说的很清楚,自己的担心绝对不是杞人忧天,而恰恰基本是事实,隶属于第三骑兵团的这支哥萨克骑兵是最早进入西伯利亚的哥萨克骑兵队之一,在哥萨克骑兵序列中都是一直战斗力很强的队伍,而且近年来一直在北方参与对土著部族的攻略。
卓鼎听到的消息越是详细,这脸sè就愈加绷紧,这仗还能不能打了?他心底可是敲起了鼓,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必须立刻派人回乌苏鲁再调400兵来,现在这不是黑龙江封冻期,倒也不用太担心毛子渡河攻击自己这边怎么算都是吃紧的很。
想到这里,他斜眼瞟了瞟坐在上首的钦差大人,秦铠倒是一点没有紧张的表情,汪海讲的东西他自然早就知晓,事实上,清军在朝堂上那些不愿生事大佬们的一再约束下,早就放弃了在江北的正面对抗。
大清朝廷上对这块他们嘴里的祖宗之地有一个定xg的处置方略,“不可肇衅,致起事端!”这就是在历次与俄罗斯谈判时,他们不断向边境防军灌输的处理边境事务的原则这种方略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毛子将武装移民的行动完全的公开化。
随着武装移民的据点不断扩张,清军在江北的卡伦被一个个隔离,然后被一个个的消灭,这些卡伦不过十几个兵,对于这种边境摩擦,黑龙江将军文绪不折不扣的执行着“不可致起事端”的朝廷最高要求。
毛子从1850年就开始在外东北大规模活动,瑷珲条约的签订使得他们的侵略行动完全获得了正当的理由,而这其中唯一成为障碍的,就是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冲国居民所以,在外东北地区构筑大批武装移民点和军事要塞后,清除这些中国原住民就成了主要任务。
而秦铠心底明白的很,自己的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目前而言,很难完成对外东北的收复,而自己这个勘边钦差大臣的位置,使得他对于处理外东北的主权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而且,他已经有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
今天他把卓鼎军中的军官和新组建、护卫营和蒙古新军都召集起来,则是需要把这边极为困难的情况让他们了解,当然,他可没打算把他们刚刚建立起来的那么一点点士气给打消殆尽,召集需要的是一场干净利落的胜利,一场毫无悬疑的胜利那样才能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的时间。
汪海的情报介绍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几乎可是说是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