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皇权斗争的激化(第2/6 页)
,倒是没人跳出来反对那也就变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现在,这边提前发难,把这大清祖制的东西搬出来现在让慈听政可就变成了违背大清祖制的事情,现在后党那边似乎也出现了一#不寻常的情况,所以帝党这边自然是大喜,人人都感觉胜利在望。
翁同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推动此事,一旦皇帝亲政,他这个帝师那才是真正的帝师,否则也就是教太子读书的闲官。
出席这私宴的都是清流大佬和重量级的人物,除了秦铠和左宗棠外,翁同还请了户部尚书李鸿藻、兵部侍郎许庚身、侍郎宝廷、大学士潘祖荫,这些都是极力支持光绪亲政的官员很显然,今天这私宴不简单。
翁同稣才敬了两轮酒,果然就迫不及待的抛出了惊人的话题“昨ri皇上看了徐桐的折子,十分震怒,之言这些乱弹琴的jiān臣乱我大清祖制!”
李鸿藻早接上话头“诸位,现在的朝堂之上,jiān佞小人可不再少数,毫无礼义廉耻可言,不思如何报国,眼睛只盯着宫里面看,见风使舵之徒尤为可恨。”
这两位的把话题扯起来,自然是想要这些位表个态,秦铠看了看居中而坐的主人翁同,这老家伙说光绪骂jiān臣,这话自然不可全信,不过光绪从四岁登基,至今已经12年了,时时刻刻生活在慈禧的y影下,自然早想摆脱这位“亲爸爸”的掌控,这倒是事实。{舅他琢磨着,光绪估计那是胆量也不大够,而这位帝师自然是要为己的学生皇帝壮胆,所以才迫不及待的要拉上一票人,现在朝堂上自然没有人会出声反对光绪按时亲政,那玩意是违背大清祖制,这罪名谁可都背不起,所以后党那票人打的是继续听政的旗号。
而今天来这里赴宴的,早都猜到了这码事情,自然都是大谈皇帝亲政的必要,就连秦铠也是夸夸其谈,唯有左宗棠并没有急着发表看法,一轮谈下来,他这个大清军机大臣的意见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都等着他发表看法。
“叔平(翁同),我虽然也附议了尽早筹办皇帝亲政的大事,不过此事有三个坎要迈过去,一是宫里面的想法,皇上自己可有决断,太后那边还是个大问题,其二是醇亲王可有决断,若是明ri醇亲王奏请太后继续听政,咱们也无需在这里闲聊此事,其三,九门提督和拱卫京畿的中堂大是何想法。”
左宗棠说的不快,不过这里的大佬可都是明白人,都知道这都是关键之处,虽然翁同、李鸿藻之流都相信,若是明年皇帝下诏亲政,西宫也未必有什么大动作,但是,这样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