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区的通俗小说(第10/18 页)
与此同时,沦陷区文化市场对通俗小说有着特殊的期待视野。
沦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心态。如果说在沦陷之前,许多人还抱有速胜论的乐观情绪,喜欢看“与抗战有关”之作的话,那么沦陷的无情现实,不能不粉碎狂妄自大的速胜说,促使人们相信持久战论甚至是亡国论,或者是无所谓论。下面引录《华文大阪每日》半月刊1939年第一期上的一首歌颂日寇的古体诗,从中可以十分鲜明地感到日军的嚣张气焰及其对于沦陷区读者所产生的强大心理攻势:
皇军威武雷震天,百战破碎禹山川。艨艟远溯长江水,直冲武汉三镇坚。敌军既失金陵守,徐州广州亦吾有。欲赖一发系危机,倾注全力障汉口。我将忠勇我兵强,三军意气孰能当。城郭虽坚爆可碎,士卒虽众击可僵。霹雳呯磕撼地轴,炎焰灼烁冲天角。垒破旗仆鼓聲死,四十万卒纷血肉。一镇已陷二镇崩,枭师遁窜向巴陡。巴陵以西地险绝,欲收残兵据凌赠。呜呼,两军分明胜敗势,长期抗战果何计。焦土其国尸其民,不如自刎诳一世。如何脱身徒偷安,前途崎艰蜀道难。林壑风悲峡猿叫,峨嵋山月掩泪看。
“前途崎岖蜀道难”,这样悲观的看法恐怕是沦陷区的许多人不得不接受的。身陷铁蹄之下,山河光复无日,但人总还要生存,生存又不能仅仅是饮食男女,于是,在政治不能谈、也无甚可谈的境况中,风花雪月、声色犬马,自然成了最方便的精神避难所。对国事的焦虑渐渐转化成麻木和忘却,许多觉悟不高的民众被迫安于灰色的生活,只能从通俗文化中找到一点慰藉或者是剌激。随着战事的推移,“国家”、“民族”仿佛渐淡渐远,而身边琐事却日益凸现。正像当时有人诗中所说:“半壁河山地尽焦,忧时志士尚寥寥”,“国事蜩螗何足问,周严(36)婚变最关心。”《春秋》杂志上开设有“春秋信箱”,读者来信中,诉说的尽是个人生活的烦恼,诸如婚外恋问题、单相思问题、孤独症问题,以及求学谋职、养家等问题。普普通通的市民生活在动荡之后重新稳定自己的秩序,文化市场所需求的精神产品自然要制约于市民生活的情趣和水准,这便使得通俗小说的勃兴有了十分适宜的土壤。
从生存气氛上看,沦陷区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压迫和控制先锋文学,宽容和放纵通俗文学,使先锋文学生存得比较艰难,而通俗文学则比较舒畅。虽然统治者并没有这方面的明文规定,但从一般文学出版物的处世姿态上,可以找到明显的根据。
在众多的文学刊物中,除了公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