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6/8 页)
监和宫女们也跪在地上,对着奉天殿的方向下跪行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现在起,巍峨庄严的皇宫迎来了它的新主人。当然,大明的江山也迎来了它的新君王。
朱棣坐在龙椅上,高高在上地说道:“平身。”
“谢皇上!”
如此,朱棣成功即位。
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该升官进爵的升官进爵,该封侯的封侯。
【张玉和朱能他们身为朱棣左膀右臂,一路以来不仅立下赫赫战功,还无数次救了朱棣的性命。他们在众将士中,功劳自然最大。
朱棣封张玉为荣国公,封朱能为成国公。朱棣不仅封了他们为国公,还追封他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王号,极其荣宠。
除了张玉和朱能,还有一个人也被封为国公,那就是丘福,他被封为淇国公。其他人有被封侯的,有被封伯的。剩下的其他人分等封赏,一等是奇功,二等是首功,三等是次功,四等是大旗下功。
朱棣不仅给他们封官加爵,还赏赐他们银两和文绮等东西。】「选自-明成祖传」
这些得到丰厚赏赐的人都是跟着朱棣一路打仗的人,他们为朱棣出生入死,理应受到重赏。
等封完功臣,马三保又开始宣读圣旨,这是封文臣的。
对于投诚的文臣,朱棣自然会奖赏,给他们安排官职。基本上来说,他们都升职了,比在建文帝时期的官职要高。
以前一些不被建文帝重用的文臣们,也被朱棣安排了要职。
等奖赏完将士们和大臣们,朱棣这才开始封自家人。
首先,自然是册封燕王妃为皇后。其次,册封为朱高炽为太子。
朱瞻基听到册封他爹爹为太子的旨意时,心中大吃一惊,因为这跟历史上不一样。他在那本金手指书上看过他爹爹的生平。他爷爷当了皇帝后,并没有立马下旨册封爹爹为太子,而是第二年才被册封为太子。
当时,朱棣迟迟不肯立太子,文臣们和武臣们还进行了一番博弈。文臣们是拥护他爹爹,而武臣们是拥戴他二叔的。
武臣们见朱棣迟迟不愿意立朱高炽为太子,就知道他想要立朱高煦为太子,纷纷向朱棣建议立朱高煦为太子。
文臣们自然不甘示弱,纷纷支持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棣最后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是因为解缙的一番话。他问解缙谁适合做太子,解缙说朱高炽适合做太子,他沉默不语。后来,解缙又说了一句“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