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风筝(第3/5 页)
接过儿子的册子,上面娟秀的字迹记载着儿子发出疑问的时间、起因,以及解答。还有写了回答问题的都是谁,也标注的很清楚。
里面许多问题,有的他能解释,有的不能!
康熙并没有自大到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虽然胤礽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是回答却不敷衍,没有因为胤礽年纪小而糊弄,而是很认真地解答能解答的疑问。
康熙大为感慨,这丫头许是没有太多才华,也不大聪慧,但是办事儿认真的态度还是值得称赞的。朝中许多臣子,若是有这种处事的觉悟,自己会省很多事儿。
然后提笔将自己知道的都写了上去。
当康熙开始批注的时候,明萱就不想在上面写字了,她的字单看还行,但是跟一个做皇帝的放在一起,就很不够看了。
再说……康熙的解释,其实明萱看不懂,比起自己打白话文的解释,康熙居然引经据典,看着好有文化的样子,对比之下,自己更像个文盲,溜了!
册子上换了字迹,康熙也知道,不过他觉得这是明萱的谨慎,以及身为宫妃的忠贞本分,为此也不在意。
嫌弃明萱安排的人写的字难看,康熙专门给胤礽安排了一个精通汉语的宫人。
看着册子越缝越厚,胤礽发觉自己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
即便汗阿玛不能在自己清醒的时候陪伴,但是小册子汗阿玛是日日批注解惑的:即便汗阿玛的解释他也不大能看明白,想着姨母说的,以及自己看到的汗阿玛的辛苦,胤礽表示很感恩!
胤礽迫不及待的想要长大,天真的想要给汗阿玛分担他的辛劳。
明萱可不觉得太子长大后,康熙会愿意他帮自己承担重责。上位者都对自己的权势看得很重。
就连自己,也不愿意永寿宫来一个得宠的嫔妃膈应自己。
可这些话她不会说,太子目前也并不需要知道这些事情。以后多给他塞几本史书,想来就能明白了!
明萱对永寿宫的改造,花了一个多月,三月初,看着自己住的主殿彻彻底底变成自己的喜好,明萱牵着太子的手,觉得快乐不已!
再陪太皇太后说了话之后,她又提及让自己多出去逛逛,就准备去御花园赏赏花,顺便放个风筝玩一下。
风筝是明萱问了内务府要了材料,自己组装的,上面糊着的风筝纸上则是她跟太子协力画的。
“孤日后……一定……一定会好好学……作画的。”眼瞅着自己画的捏不住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