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不是战斗(第1/2 页)
因为有时写点讽刺时弊,揭露腐败的文章,便遭到某些自动对号入座者的嫉恨。这些先生也没什么别的本事,不过利用自己那点权利,在生活上对别人进行威胁和报复,说穿了,也就是恐怖主义而已。对于这些人的恐怖主义,本人觉得不值一论,这里只想谈谈古今中外那些大号的恐怖主义,看看是否还能有入对号入座。
如果写一部国际恐怖活动史的话,楚霸王项羽理所当然要占一页。他当年绑架了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说:“再不退兵,我煮了这个老邦子!”不料刘邦也是个无赖出身,慷慨陈词道:“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煮你爹吃的话,别忘了分给兄弟我一碗汤喝!”(见《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后代便吹老刘如何大智大勇,其实假如项羽当了皇帝的话,恐怕刘邦就被描写成无父无祖的禽兽典型了。
国际上曾发生一件稀罕事,一向拥有“恐怖分子之家”美誉的以色列,居然协助苏联政府把四名劫机者抓回国去,令全世界恐怖勇士大伤其心。以色列的恐怖手段是有口皆碑的,绑架,谋杀,从未失过手;爆炸,突袭,次次不落空。尤其是仗义疏财,广交天下同好,五大洲杀人越货、绑票劫机者望之若归这次有损多年老字号的善举,不知是两国当局幕后达成了某种默契,还是犹大的子孙真的想为自己立一块牌坊。反正最倒霉的是那几名劫机者,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却被衷心仰慕的师傅给卖了。由此看来,搞恐怖活动真是风云难测。计划再周密,时机再有利,也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想当年勇刺秦王的荆轲,壮别易水,何其潇洒,图穷匕见,天赐良机!结果却“借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渊明《咏荆轲》)项羽碰上了刘邦这块滚刀肉,非但没煮了人家的父亲,自己反落得个霸王别姬,自刎乌江。历史上从未有过依靠恐怖活动成就大业的先例。根据现代心理学的分析,搞恐怖活动者首先在心理上是弱者,他在道义上和行动上都扮演着一个“公敌”的角色,他对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没有足够的自信,他是孤独的,自卑的,他貌似石破天惊的壮举实际上掩盖着深深的胆怯,他鲜血淋漓的双手在伪装的激动中悄悄发抖,所以,他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即使侥幸成功,也不过是等于延期审判。何况,命运所更愿垂青的,往往是与他相反的人,有时目标虽然是正义的但常常断送于非正义的手段。孙中山要推翻满清,搞了多少回行刺,爆炸,都失败了,最后还是武昌城头堂堂正正地揭竿而起,“戍卒叫,函谷举”,五色旗才飘出一个崭新的民国。法国贵族刺杀了马拉,并没有阻挡住共和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