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的文化品位(第6/9 页)
,悬念的设立布疑、气氛渲染等等,古龙便恨受日本推理小说影响,如《天涯·明月·刀》、《陆小凤》等。而金庸的许多小说都包含着精彩的破案故事,既有戏剧的动作性,又有严密的逻辑,动静结合得恰到好处。如江南七怪的被杀,殷离的被杀,武当六侠莫声谷的被杀,《笑傲江湖》中福威镖局的被灭,《侠客行》中长乐帮帮主之谜,萧峰找寻杀父仇人等,这不仅仅是情节,金庸用它写出了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命运、人物的成长史。
程小青说他写侦探小说的拿手好戏是布置四条线索,三条让读者误人歧途,最后一条是出乎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后来成了公式,读者往往不上当,作者便感到技穷了。这一点金庸完全超乎其上,金庸小说的疑案谜中套谜,形成悬念之网,一念未解,又来一念,紧张得令人透不过气来;有时解了一个,又来一群,有时又数念并解;叙事主体对信息控制得出神人化。如《侠客行》环环相扣,到底主人公是谁,最后也未交代,解了一扣又一扣,身世之谜、侠客岛之谜、侠客行谜,令人叹为观止。再如《天龙八部》中乔峰寻找杀父仇人,江南塞北,上天人地,伤人无数,惨烈至极,结果其父尚在人间。在这过程中,父子两代如同经过层层炼狱,最后顿悟成佛。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说,金庸小说是超越了整个通俗文学范围的。当然,也可换一说法,说因为有了金庸小说,通俗小说、武侠小说的品位都大大提高了。
那么,既然金庸小说超越了通俗小说,我们就将它与高雅、严肃文学比一比,用高雅的标准衡量一下,看看它是否辱没了高雅文学的殿堂。
所谓高雅文学,一般是指它描写现实人生社会、历史,关注现实人生问题,并运用比较高级的叙事、修辞技巧。
金庸小说虽是武侠,表面上看属于“怪力乱神”,但是除了那些超常的武功之处,没有什么是不具备现实可能的。文学所写的不见得是真有的实事,而是可能会有的实情。即使是武功,他也写得尽量可信,合乎武学之道,考虑到气功、特异功能等因素,也并非是绝不可能的。金庸小说的武功虽然奇妙,但是却控制在可信的范围内,有其哲学依据和生理依据。比如他强调掌风不可能击到四五丈以外,他笔下从没有一拳打出一团火球等“奇功”,是写人而不是神。少林七十二绝技,也顶多有人身兼十三绝技等。
所以金庸小说实际上描写的是现实人生。我们不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容易混淆不清的问题,第一,我们说它描写的是现实人生,是因为其有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