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突发事件改变历史,陈平感慨杨秀清萧朝贵失策(第6/7 页)
偏偏出现了。
换成其他任何一支稍微了解太平军的清军将领来指挥,那肯定就是当场跑路,不会对萧朝贵突袭行为造成什么影响。
但偏偏又是福成这个从来没和太平军打过交道的愣头青将军领兵,就是一定要和萧朝贵碰一碰。
偏偏福成还并不是纯粹的冲动之人,发现局势不利时还懂派人回长沙告警求援。
如此种种的因素结合,最终才让萧朝贵的突袭功败垂成。
这不是天意又是什么呢?
陈平感慨道:
“太平军的三篇檄文还是自断后路了,不然的话,长沙内部恐怕会有人献城投降。”
曹参疑惑地看了一眼陈平:
“献城投降?老陈,你开玩笑吧。”
金幕中之前也没说过长沙城里的事情啊,陈平凭什么就这么笃定?
陈平江微微一笑,抚须道:
“就凭太平天国是汉人建立的政权。”
“哦,当然还有满清朝廷两百年来对汉人的残酷压榨。”
在大清,满人的仕途是有上限的。
像林则徐这种,能做到总督的,也就到头了。
什么军机处,御前大臣等真正的核心层位置,别管你是林则徐还是李则徐张则徐,也别管你有多大的本事。
哪怕你有通天的本事了,在皇帝面前真正说得上话,有资格商议国家大事的,一样还是满、蒙八旗大臣!
汉人又不傻,怎么可能对这种情况满意?
更何况,太平军是汉人建立的政权,实力在过去一年之中的多次战斗中也得到了验证,是完全有能力夺取天下的。
回头再看看长沙城内三巡抚的大乱斗……
长沙城里的士绅官员还能对大清抱有希望吗?
可惜的是,一切都因为杨秀清、萧朝贵发布的那三篇檄文,以及随后拆毁孔庙的行为给破坏了。
长沙城内已经早就把家族命运和科举、儒家牢牢绑定的汉族士人官绅们别无选择。
就算大清再烂,也只能陪着大清一起烂到底!
金幕中,镜头移动到了长沙内部。
这座湖南省府,此刻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前任巡抚骆秉章得知太平军已至城外的消息后,也顾不得什么清廷要求他暂时留任帮助新任巡抚张亮基稳定局势的圣旨,直接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和骆秉章一起跑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