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从人人平等到民贼统治”:理想与现实的历史背离(第1/3 页)
在回顾诸多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之后,罗越将目光聚焦在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历史转变上:从人人平等的理想追求到民贼统治的黑暗现实。这一转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均有体现,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交织作用。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平等的观念就已在某些思想体系中萌芽。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提出了关于公民平等的思想。例如,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公民们在政治集会中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尽管这种平等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排除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但它依然是人类追求平等道路上的重要一步。这种早期的平等观念建立在对人性尊严和理性思考的尊重之上,认为在公共事务中,每个公民都有能力为城邦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应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随着罗马帝国的兴起,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平等的原则。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理念贯穿于财产、契约等诸多法律关系之中。例如,在商业契约方面,不论当事人的社会地位如何,都需要遵循相同的法律规范。这种平等的法律观念有助于维护罗马帝国庞大疆域内的社会秩序,促进商业的繁荣。然而,罗马帝国的平等同样存在局限性,奴隶被视为财产而非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最终也成为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因素之一。
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平等的观念被压抑。但在基督教的教义中,却存在着一种超越世俗等级的平等思想。基督教认为,在上帝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灵魂,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受压迫的民众提供了精神慰藉。然而,教会在实践中却与封建贵族勾结,成为维护不平等社会秩序的一部分。
启蒙运动时期,是人类平等观念的一次重大飞跃。启蒙思想家们如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倡导天赋人权,认为人生而平等,这种平等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他们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呼吁建立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人民有权推翻违反契约的政府。这些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激发了人们对平等社会的向往。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是将平等理想付诸实践的伟大尝试。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并强调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更是明确提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