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军政分离佛法无边(第1/6 页)
三军六卿之法。
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与楚国争霸,而进行的军政改革之法。
在此法施行之前。
晋国只编制了二军,且上军由君王统率,下军由太子统率。
晋文公改作三军,设三军将、佐。
军权,自君王、太子和公室,转移到“六卿”手中。
不过。
因为晋国“典沃代翼,小宗灭大宗”的传统,晋文公为防止“意外”,不惜直接将公族团灭。
之后的晋公,也会将兄弟赶往其它诸侯国。
至此,晋国的军队名义上由晋公统率,六卿为辅助。
实则是晋公亲自领军的机会越来越少,晋军征伐更多的任用六卿,而这,也为以后埋下了巨大隐患。
三军,以中军将为第一顺位,时人称之为元帅。
中军佐为第二顺位,上军将为第三顺位,上军佐为第四顺位,下军将为第五顺位,下军佐为第六顺位。
统称为六卿。
在六卿之外,有着“散卿”存在。
如果六卿之中,有人逝世,那么散卿就补入六卿末尾。
余者,跟随逝者顺位进行递补。
但是。
春秋时期,诸侯国依然守着周朝的官制,也就是“世卿世禄制”。
也就是说,晋国六卿,同时还是晋国的上大夫。
军权、政权,变相合一。
只是。
晋公不完全是集权的主人。
而晋国,靠着这种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方法,奠定了霸主之位。
可也不可避免的造成,六卿拥有过于强大的权力,而又缺乏相应的权力制约。
更致命的是。
由于晋国自身问题,六卿之位,被晋国内部十一个家族垄断。
魏氏、赵氏、狐氏、胥氏、先氏、栾氏、郤氏、韩氏、知氏、中行氏、范氏。
即,卿族。
属于晋国的特殊“世卿世禄制”诞生。
在晋国初中期,六卿之位,完全由晋公决定,卿族轮流执政。
六卿为保障各族的利益,要相互妥协,既不能一族做大,也不能伤害其它族的利益,共同进退。
晋国,因此蒸蒸日上。
当然,一切平衡的前提条件,是每个卿族的力量都不能太弱,太弱容易被其它卿族围攻瓜分,这也是后来由十一卿族变成三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