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理浑然,性命契机!(第2/4 页)
道:“冒犯贺书长的是两个寒门学子,贺书长挑战论道,却惊动了陶石、林兴,所以闹了起来!华章这才过去主持论道。”
“陶石、林兴?原来如此,那确实不好平息……”甄知佐叹了口气。
这时候。邱言也从陈井的口中知道了大概,更知晓了贺书长其人,遂上前一步道:“甄兄,有道是来得好早不如来得巧,难得有江南才子论道。正好过去见识一番,也好一观理宗风采。”
听了这话,甄知佐左右看了看,沉吟了一下,知道不好推辞,只好应下。
迎接的儒生略感奇怪的看了邱言一眼,却不多说,依礼而行。
没过多久,一行人入了书院。
这是邱言第一次进入一家儒学书院,难免多看几眼,旁边还有陈井则趁机介绍。
说是书院,其实胜过庄园,占地百亩,有山有水,有楼阁亭台,也有花园小径,不时能看到一两名儒生捧着书在路边闲读。
没走几步,邱言的鼻子里,就嗅到了丝丝墨香,感知也从四周的书生、庭院中捕捉到了淡淡的文思之气。
这股文思之气遍布各处,隐隐连接着天际。
心中一动,邱言眼中闪过光芒,暗运灵目诀,顿时,视野变化,呈现出宏大气象,书院各处文思冲天,浩浩荡荡,都是由文章、文思、文念构成,排列、组合,构成准则、倡导,通天彻地,仿佛随时可能融入其中,成为一道秩序。
“不愧是儒家大德所建,确实非同一般,气态恢宏,只是走在里面,闻着书卷味道,都有种心神渐开的感觉,要是常驻,自然越发向学。”
心里感叹着,邱言却知道,眼下局面的形成,并不是因为这里是什么洞天福地,而是因人成事。
相传,此处本是大小陈老师的故居,那人算是名隐士,所住之地颇为清苦、贫瘠。
后来,二陈开辟书院,教徒讲书,渐成气候,才让这片地方渐渐有了人气。
这十几年来,理宗大兴,士子慕名而来,齐聚此处,文思汇聚,转而影响到了周围的环境。
书院中的学子日日诵读文章,辩论学识,文思之气越发充盈,渗入泥土、林木、花草、鸟虫之中,潜移默化,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气象。
“这种变化,似乎也能应用到神道上面。”
感慨中,邱言的注意力渐渐被一座阁楼吸引过去——
那座阁楼,不断释放出激荡波动,令四周文思为之荡漾。
“看来那就是天理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